[太阳]9月13日报道,重庆,一女老板看上年轻男员工,两人发生了关系,女老板想让男子离婚,给了男子妻子300万,男子妻子同意了。可谁知,她与男子仅同居1年后就分手了,于是将男子前妻告上法院,要求归还300万,法院这样判决!网友:电视剧都不敢这么演! (信息来源:光明网——女老板豪掷300万助情人离婚,一年后反目要求退款!) 朱老板的名字在重庆商界曾与 “精明”“果断” 挂钩,她凭着敏锐的商业嗅觉,在竞争激烈的市场里闯下一片天,可谁也没料到这位在商场上叱咤风云的女性,会在感情里摔得如此狼狈。 为了一段见不得光的婚外情,她豪掷 300 万拆散别人家庭,最后却落得爱人离去、钱财打水漂的结局,这场荒唐的 “爱情投资”,从头到尾都写满了警示。 去年,她的公司新来了个男下属何某,彼时的何某,身上带着些沉稳、利落,眉眼间的英气和工作时的机灵模样,恰好戳中了朱某某的心思。 她不是不知道何某有家室 —— 办公室里偶尔传来的何某与妻子陈某的通话,同事闲聊时提及的 “何某孩子刚上幼儿园”,都是明晃晃的提醒。 可欲望一旦破土,道德的防线便不堪一击。朱某某借着老板的身份,频繁给何某安排重要项目、私下邀约吃饭,嘘寒问暖的攻势层层递进。 面对顶头上司的示好,何某没有坚守婚姻的底线,半推半就间,两人便滑入了婚外情的漩涡,成了办公室里心照不宣的 “地下情人”。 偷偷摸摸的相处终究满足不了朱某某的野心。她想要的不是暗无天日的苟且,而是能光明正大挽着何某的手臂、被人称作 “何太太” 。 要实现这个目标,必须先拆了何某与陈某的婚姻。当何某愁眉苦脸地提起 “陈某要 50 万离婚补偿和孩子抚养费,我拿不出这么多” 时,朱某某几乎没犹豫,当场拍板:“钱我来出。” 那时的她,眼里满是对 “未来幸福” 的憧憬。没过多久,300 万便从朱某某的账户转到了陈某名下,转账备注里清晰写着 “离婚补偿及子女抚养费”。 这钱是她亲手递出去的 “拆婚工具”,只为给她和何某的 “爱情” 腾空间。 陈某的反应比朱某某预想中更冷静。得知丈夫出轨、对方还愿意拿出 300 万作为补偿时,她没有歇斯底里地哭闹,也没有揪着过往不放,收下那 300 万后爽快地在离婚协议上签字。 何某刚拿到离婚证,朱某某就迫不及待地把他接到了自己的住处。她精心布置了两人的 “爱巢”,买了情侣款的家居用品,甚至规划好了年底就领证的日程。 可这份精心编织的“幸福幻梦”,在朝夕相处中很快就露了馅。没了婚外情的刺激滤镜,何某的缺点被无限放大。曾经让她心动的 “沉稳”,变成了敷衍;当初欣赏的 “机灵”,成了算计。 看着身边越来越不顺眼的何某,朱某某心里的悔意像潮水般涌来。 她的算盘打得飞快,先是以 “性格不合” 为由提出分手,把何某赶出了家门,接着一纸诉状将陈某告上法庭,要求返还那 300 万,仿佛当初主动掏钱、催着何某离婚的人不是她。 一审判决让不少人跌破眼镜。法院竟将这 300 万定性为 “违背公序良俗的无效赠与”,判决陈某全额返还。 这样的结果,简直是对 “破坏他人婚姻” 行为的纵容 —— 难道有钱就能肆意践踏别人的婚姻,还不用付出任何代价?判决一出,不少人直言 “这判得太离谱”。 好在二审法院的判决,守住了公序良俗的底线。法官一眼看穿了案件的核心:这300 万是她替何某支付的离婚补偿款。 更关键的是,朱某某当初支付这笔钱的目的,是为了拆散何某与陈某的婚姻,属于 “以不法目的而为的给付”。如今她目的未达便反悔索款,既违背了诚信原则,也践踏了婚姻的神圣。 二审法院驳回了朱某某的全部诉求,300 万依旧归陈某所有。这个判决,让朱某某的 “如意算盘” 彻底落空,也让她为自己的荒唐行为付出了代价。 细究起来,朱某某的结局完全是咎由自取。从何某连几十万离婚补偿都拿不出,要靠她掏 300 万来看,这个男人对婚姻本就缺乏责任感,对她的 “感情” 里,恐怕更多的是对利益的算计。 反观陈某,她的做法透着清醒与理智。而法院的二审判决,更是给了她一份公道,让她不必为他人的错误买单。 婚姻从来不是可以用金钱随意摆弄的筹码,感情也不是靠利益就能维系的关系。试图用金钱拆散别人的家庭,不仅会遭到道德的谴责,还可能触发法律风险。 要知道,靠不正当手段得来的 “爱情”,就像泡沫一样脆弱。朱某某的 300 万 “爱情赌局” 已经输得一败涂地,也希望更多人明白——守住道德底线,才能避开感情陷阱;尊重他人的婚姻,也是在保护自己的人生。
[太阳]9月13日报道,重庆,一女老板看上年轻男员工,两人发生了关系,女老板想让
韫晓生
2025-09-15 16:44:42
0
阅读: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