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1年,一老农民贪便宜,娶了一个不要彩礼的懒老婆。懒老婆不会做饭,也不答应同

文山聊武器 2025-08-30 16:36:16

1971年,一老农民贪便宜,娶了一个不要彩礼的懒老婆。懒老婆不会做饭,也不答应同房。岂料,10年后,他震惊地发现,老婆的身份不简单! 许燕吉1917年出生在北京,父亲是民国大名鼎鼎的文学家许地山,写过《落花生》《玉禾》,影响了好几代人。母亲周俟松是个知识女性,毕业于天津直隶第一女子师范大学,家里书香气浓得像个小型图书馆。许燕吉小时候过得挺滋润,住的房子带花园,佣人伺候,出门有车接送。她从小就爱读书,父亲的学生常来家里讨论学问,她就在旁边听,耳朵里全是诗词歌赋。1935年,父亲跟燕京大学闹掰了,带着全家去了香港,许燕吉跟着住进港岛的洋房,生活还是舒坦。 1941年,许地山突发心脏病去世,许燕吉才8岁,家里天塌了一样。母亲带着她和哥哥逃到内地,辗转好几个地方,日子过得紧巴巴。抗战胜利后,她们在南京安顿下来,许燕吉上了明德女中,成绩拔尖。1950年,她考进北京农业大学畜牧系,毕业后分配到河北石家庄农业试验站,搞牲畜饲养实验。1955年,她跟大学同学吴富融结婚,婚礼简单得像吃顿食堂饭。1958年,她因为工作上的一句玩笑话被隔离审查,怀孕时流产,丈夫提出离婚,她写长信求他留下,没能挽回。 1964年,许燕吉刑满释放,在河北监狱工场干了五年活,1969年被疏散到新乐县农村。她孤身一人,带着一堆书和一身疲惫,生活像被按了暂停键。1971年,她辗转来到陕西眉县,哥哥周苓仲建议她找个老实人嫁了,落个户口。她点头答应,认识了魏兆庆,一个61岁的丧偶农民,带着12岁的儿子科科,日子过得紧巴巴。魏兆庆想给儿子找个后妈,听说许燕吉不要彩礼,觉得占了大便宜,就点头同意了她的条件:不做饭,不同房,过去的事不问。 婚后,许燕吉搬进魏兆庆的土坯房,日子过得像两根平行线。她从不碰灶台,吃饭全靠魏兆庆张罗,村里人背地里叫她“懒媳妇”。她倒也不闲着,每天跟村里妇女下地干活,锄草、插秧,干得满头大汗。闲下来,她就教科科认字,教他写名字、背唐诗。科科起初怕她,后来慢慢跟她亲近,学会了不少字。村里人看她教书教得好,嘴上议论少了点,但还是觉得她怪,不像个正经农妇。 许燕吉跟魏兆庆同住一个屋,睡一张炕两头,八年多没啥交流。魏兆庆老实,从不逼她干活,也不问她来路。她呢,也从不提自己的过去,每天就是干活、教书、睡觉,日子像一潭死水。1979年,政策变了,知识分子可以申请复职。科科的英语老师找到她,递了封信,催她赶紧去南京。她收拾了几件衣服和父亲的书稿,坐上长途汽车回了南京。到了那儿,她跑了好几趟办事处,递交材料,顺利复职,成了江苏省农科院的技术员,月薪好几百块,在当时算高收入。 复职后,许燕吉住进单位宿舍,开始整理农业实验数据,工作踏实。没多久,她把魏兆庆和科科接到南京,帮魏兆庆找了份工厂门卫的活,收入稳定。科科进了南京的中学,她抽空给他辅导英语和文学。魏兆庆有天翻她带来的书稿,才知道她是许地山的女儿,吓了一跳,觉得自己当年真是捡了个大便宜。她没多解释,只说过去的事不提了,让大家都好好过日子。 1983年,魏兆庆父子户口迁到南京,许燕吉常拿工资补贴他们,买衣服、买书。科科考上大学,成了魏家第一个大学生。许燕吉在农科院干到退休,晚年常看父亲的书,偶尔写点回忆。她没再婚,一个人过得安静。2006年,魏兆庆去世,她送了束白菊。2014年,她81岁生日那天去世,桌上放着她花六年写的《我是落花生的女儿》。她的故事,跟那个年代好多女人一样,苦过、熬过,最后还是活出了点光亮。

0 阅读:1
文山聊武器

文山聊武器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