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36年,闯王高迎祥铤而走险,率五万精锐效仿魏延“子午谷奇谋”,意图突袭西安。然而,十五天艰难行军耗尽部队体力,人困马乏。刚出谷口,迎头便撞上严阵以待的明将孙传庭! 孙部以逸待劳,苦候半月,此刻锋芒毕露。高迎祥猝不及防,精锐顷刻溃败。此战闯王全军覆没,本人被俘,最终处死。一场精心策划的奇袭,以惨败收场,重蹈了历史覆辙。 历史重演最是无情!高迎祥五万精锐钻进“口袋”,孙传庭以逸待劳一战定乾坤。情报、体力、奇袭变强攻,闯王这三处全输,子午谷真是名将坟场?
主要是诸葛亮的本钱不多,输不起,特别是庞统被伏击身亡、刘备征东吴惨败给他留下太深刻的印象,让他感觉自己更加不能去冒险了,加上他自认为有更好的办法,所以他就选择了稳扎稳打的方式,不想像赌博押宝一样,去搞什么子午谷奇袭。
魏延不是莽夫!没有必胜把握的行动,他是不干的!例如不敢接下守街亭的差事,这事证明了他有敏锐的地形、军事分析能力!但是他交友、识人不行。除了黄忠,庞统,他没有什么朋友。马岱稍微迎合他,他就信以为肝胆相照的朋友。毫无防备的在两军对峙现场,被队友一刀秒杀。比吓猴冤更冤呀!
曹真走子午谷伐蜀结果遭遇一个多月的暴雨最终兵败败退回长安,曹真也因此次远征染病不久就病逝了,所以所谓的子午谷奇谋就是个笑话,谁带兵走子午谷都是兵败的下场!
冥府暗影
诸葛亮本来就没想着拿长安,他一直想先拿雍凉。
东风
关键是已经知道你走子午谷,这奇谋就不成立了
骂我必破财倒霉
怎么能比[捂脸哭]。魏延说了,守长安的是著名的肺雾夏侯酱油。而你这里是明末著名能打的孙传庭!况且,魏延也比高迎祥能打吧?
用户10xxx01 回复 08-28 21:49
伏击比守城更容易获胜!
qzuser 回复 09-06 11:54
夏侯楙不会打仗,可是他手下的将军会啊,长安又不是只有他一个军事指挥官。
骑着锅缸去旅游牵着锅缸去打猎
高英祥那是五万拖家带口的老幼妇孺,能打的也就几千人
用户10xxx21
哪里“重蹈了历史复辙”?
用户10xxx32
五万大军怎么能叫奇袭
骑着锅缸去旅游牵着锅缸去打猎 回复 06-30 13:53
首先那五万就不是大军,大多数都是随军的老幼妇孺,能打的也就几千人
木头人
子午谷奇谋完全就是把自己的命寄托在敌人的愚蠢上。子午谷这条路又不是什么人迹罕至的小路,一直也是作为官道使用的。怎么可能没有人盯着
铁马冰河
特别是对面都是百战名将的时候
鞭长莫急
奇谋成败本就不是定数,二战德军两次从不适合装甲部队通过的阿登森林发起攻击,都取得了出其不意的效果。
Qin 回复 06-30 14:42
人跑和坦克跑差别太大了
qzuser 回复 09-06 11:56
坦克出了阿登森林,盟军挡不住。子午谷出来面对的是用冷兵器对长安城的高大城墙。
用户10xxx58
战争中主要的最革命性的因素是人。己方的素养高低,对方的水平能力如何
闲人亦至
后来都人尽皆知还什么奇袭,对手方主将一个精明,一个怕死,两回事,邓艾灭蜀更难都成功了,
笨笨 回复 08-28 20:23
没有钟会被挡在剑门关外的二十万军民,邓艾就是直接送人头。
tiger
读书读死了。又何况孙传庭是何许人物。明末将帅云集,杨嗣昌、孙传庭、卢象升,乃至孙承宗。哪个不是响当当。
用户10xxx35
半生学习朱由榔,从来不疯也不狂; 白马笑我与霞客,生死都从李晋王。
用户10xxx01
魏延的最佳搭裆是庞统。黄忠的最佳搭裆是法正。刘关张的诸葛亮。
周情孔思
高闯王本身就是很偏激的人,年轻的时候被人欺负惨了,性格偏激
用户12xxx05
小说看多了吧
www
魏延成功的前提太多了,他要迅速通过子午谷对方还要没有防备,还要凭5000轻装简从的士卒迅速攻克敌方重兵防守的长安,还要能凭这点兵面对对方洛阳方向来的大批援军坚持到诸葛亮支援,最后还要以蜀汉数万兵力面对曹魏一二十万主力,而且还无险可守(潼关在曹魏手里),随便哪一步被打破都是全军覆没的结局
微妙玄通
关键是人家知道了你走子午谷,你的奇袭计划就等于破产,人家就可以以逸待劳收拾你。想奇袭,就必须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才能达到效果[滑稽笑]
Z·罗
孙传庭一边看着《三国演义》一边等着高迎祥,,[哭笑不得][哭笑不得]
zxyemoren
出子午谷奇谋关键是敌军要有一个垃圾的实权人物,夏侯楙。。。这个才是可能成功的关键
qzuser 回复 09-06 11:57
也不可能,长安不会只有夏侯楙一个人守,会有很多守城将领,夏侯楙如果想不战而降,他手下将领不会答应的。
神经蛙
“子午谷奇谋”就是说说而已,如果失败了,诸葛亮就成了历史笑话。
无怨无悔有几人
五万人走不了这条路,几千人还变不多
用户10xxx11
你能想到路数就是别人送给你的圈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