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税、安卓税后,AI税接踵而至?消费者成了“韭菜”? 你有没有想过,当你用AI手机时,它可能比你还了解你自己?2024年,AI手机成了爆款,背后的故事没那么简单。 9月,苹果推出Apple AI,号称“离线也能玩转AI”,果粉们欢呼雀跃。10月份,国内各大厂商也跟上,荣耀魔方等AI手机登场,科技盛宴上演。消费者被新奇功能吸引,AI手机成了宠儿。 问题接踵而至。各大厂商为何热衷于推出AI手机?关键在于端侧大模型。把强大AI计算能力直接放在手机里,而不是依赖云端。AI助手不仅能执行命令,还能根据习惯做出智能选择。听起来很酷? 小秘密:导航到上海,AI助手帮你规划路线,但选择哪个导航软件?涉及商业利益。厂商们可能支付“推荐费”确保自家应用优先选择。AI手机变成新的“苹果税”或“安卓税”,费用最终由消费者买单。这事儿不公平? 更让人担忧的是隐私问题。AI手机主要分为两种技术路线:苹果、华为的意图框架路线,通过理解用户真实意图提供服务;部分安卓厂商的读屏路线,通过系统级权限直接读取屏幕信息。这两种方式提升用户体验,但也带来潜在风险。 发送一条聊天消息,AI助手可能无意中泄露身份、位置、支付信息。想象一下,AI助手突然帮你点了2000杯咖啡,找谁负责?黑客攻破AI助手,利用这些信息进行诈骗或盗窃,后果不堪设想。 作为消费者该怎么办?AI带来极大便利,隐私安全问题不容忽视。不能因为一时便利忽略风险。科技进步为了美好生活,不是带来更多烦恼。 AI手机出现是一大进步,但也应该对隐私安全保持警惕。厂商追求技术创新的同时,重视用户隐私保护。希望这篇文章让你对AI手机有更深了解,提醒你在享受科技便利时保护好隐私。觉得这篇文章对你有帮助,记得点赞、转发,让更多人看到。一起为科技进步加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