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华天宝的欧洲,为何搞不出个“宁德时代”?

电动湃 2024-01-23 17:46:07

说起欧洲工业,我们可以想到大众、奔驰、宝马、保时捷等一众高端汽车制造。

论到环保,最先摇旗呐喊的,也是喜欢嘴上仁义道德的欧洲政客们;至今,欧洲已投入新能源领域数十年,到底研究出了什么名头呢?

坦白讲,欧洲一直以来都是汽车产业的技术高地,但近年来,油车下行,电车上行,欧洲汽车工业的存在感、话语权,似乎正在旁落。

毫无疑问,作为电动汽车的核心组件之一的动力电池,引领着这场变革的潮流。而为了满足需求,欧洲也没有彻底躺平,越来越多的电池生产厂和组装厂开始投产并发力。

只是,如今的欧洲新能源汽车已被广大网友戏称为“杂牌电动车”,那这般雄厚的工业基础加上势必将环保贯彻到底的白人老爷们,喊了数十年怎么没搞出个“宁德时代”?

反观正版宁德时代早已马不停蹄的落地欧洲接二连三的建厂,欧洲开始慌了吗?

羡慕那是真羡慕,但要说欧洲老炮儿们没努力过,那就太冤枉了。

毕竟欧洲各国政府和多家车企也曾疯狂砸钱,只是溅起的水花并不多罢了。

2017年10月,欧盟成立欧洲电池联盟(European Battery Alliance, EBA),致力于推进欧洲本土电池产业发展。

2020年,根据欧洲电池联盟第六次高级别会议,推进开展111个电池工业项目中,其中包括20个电池超级工厂。

还有最早的2008年,德国博世和韩国三星SDI合资成立了一家电池公司SB LiMotive Ltd.,双方各持股50%。

博世负责与车企对接,而SDI负责电芯开发,想趁此机会大力发展电池,但最终还是以三星收购合资公司,博世出局而告终。

直到2016年,由2名特斯拉前高管在瑞典创办的欧洲第一家本土电池公司Northvol,让欧洲人看到了一个大大的希望。

该公司就是为了实现欧洲动力电池自给自足,逐渐减少对中国厂商的依赖,在瑞典最北部城市谢莱夫特奥建起了“超级工厂”,生产锂离子电池。准确来说,Northvolt 就是希望参与电池行业领导权的竞争。

这家大名鼎鼎的公司被寄予了厚望,堪称最有机会成为欧洲动力电池的全村希望,预计2030年的产量将达到150Gwh。

就在几天前(1月8日),Northvolt获得欧盟批准,获9.02亿欧元(合9.8643亿美元)的德国政府援助,将在德国北部建一个电池工厂。

另外,今年初,当宝马对外招标160GWh电池订单时,也考虑过这家电池厂商。

像9.02亿欧的巨款也不是第一次,这家公司大约在7年时间内完成8轮融资,投资者就有高盛、大众、宝马、Spotify 等大公司,2021年6月获得的一笔私募股权投资规模就高达 27.5 亿美元,共计融资更是达到82.6亿美元。

毫无疑问,这绝对可以算得上是一家明星企业,况且有着足够强大的后盾做支撑,眼见着就要起高楼、走向人生巅峰夺取全球电池份额。

只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却有格外骨干。

还是前阵子,宝马今年年初招标的160GWh电池订单并没有Northvolt 的份,已经确定给了中国三家企业,宝马欧洲区90GWh的产能分给蜂巢能源,国内70GWh订单则由宁德时代和亿纬锂能两家提供。

很多人猜测,也许Northvolt 并没有参加竞标,但对于这么大的一块蛋糕,作为欧洲本土的电池厂商,哪个忍心错过?

据有关资料表示,2023年前两个季度,Northvolt的平均出货量只有33.5MWh,Northvolt 2023年前三季度的亏损就高达110亿瑞典克朗(约合人民币77亿元),欧洲阿斗是想扶也不好扶,唏嘘不已。

问题究竟出在哪里呢?

1、新能源厂家不多,电池产能较低

目前,包括Northvolt在内的一大批欧洲电池企业面临着出货推迟、产能低的问题。这让2/3本计划在欧洲生产的锂电池项目不得不一推再推,甚至面临取消的风险。

欧洲电池联盟负责人托雷·塞克尼斯在世界动力电池大会上表示,“现在欧洲电池产能与市场需求相比还有缺口,供需平衡有望在2030年实现。”

2、原材料资源匮乏,没有提前布局

原材料开采提炼、电池关键部件生产到加工组装等各环节,一直困扰着欧洲的电池企业。

先是原材料方面,钴、镍、锰、石墨等动力电池所需原材料在欧洲国家中储量十分稀少,海外矿产资源控制权也被亚洲国家先行一步抢占,从第一步就已经处于劣势。

3、订单需求小、供应链不完善且布局分散

然后就是供应链问题,起初欧洲电动车厂商并不多,所需难以形成覆盖新能源全链条和关键节点的产业链。

你有钱有势,但还是没有供应链呀!

所以,欧洲一些电动汽车制造商在初期更倾向于依赖亚洲企业供应电池,而非自主生产。

这可能与一开始的市场需求相对较小以及电动汽车的产业链尚未完全形成有关。

就拿Northvolt 举例,从国内电池产业链供应商公开的信息显示:

星源材质与Northvolt签署了隔膜的《供应合同》;

新宙邦参与了Northvolt电解液的供应;

天齐锂业在2019年就与NorthvoIt签署了氢氧化锂的《长期供货协议》,截止到2025年。

其实,除电池外,欧洲也在积极生产电池所需的各个组件(正极,负极,隔膜以及电解液)。比如,巴斯夫和优美科正在欧洲生产正极活性材料;波兰的LG化学公司和匈牙利的东丽公司则生产锂离子电池的隔膜。

只不过,由于订单需求小,产业链不齐全且分散,无法在欧洲大地上形成一整套集中的原材料供应,而且欧洲存在多个国家,各自有不同的汽车制造商和能源政策,难以形成合力,发挥规模效应的优势,导致了欧洲电动汽车产业的分散还有跨国竞争,相对于中国的集中力量,缺乏一个统一的支持与引导,电池巨头自然比较难崛起。

4、政府和企业之间运行效率低

当然,还有政府的因素以及欧洲环保法规的限制。

由于政府的规划不是很明了,计划的时间表和里程碑的宣布总是会发生变化,就导致在规划和建设以及运营的过程中,始终需要考虑不同变化带来的影响,以至于很多厂商从宣布建厂到正式运营可能需要花费5年以上的时间。

另外,当前欧盟准许成员国政府发放补贴,但总体规模还是很低,很多欧洲本土企业认为在欧洲申请资助的流程既复杂又缓慢。

5、环保法规提出更高要求

至于环保法规上,自《欧盟电池和废电池法规》(新电池法)落地以来,新规对欧盟地区的电池从设计、生产到回收一整个产业链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方面保护了本体企业,防止外来电池厂商的冲击,但另一方面也对自己本土企业设置了更高的门槛。

这可能导致了一些技术和生产成本上的挑战,因为欧洲电池厂商普遍抱怨生产成本高但政府补贴少。

6、俄乌冲突,美国拉拢

除此之外,就是俄乌冲突,距离较近的欧洲颇受其害。

紧接着就是欧洲投资环境的变差,由于美国的《通胀削减法案》使企业申请政府补贴更加便利且高效,许多电池厂商也表示考虑向美国扩张,其中就包括瑞典的Northvolt以及西班牙电气公司Iberdrola。

目前世界最大的几家电池供应商分别是宁德时代、比亚迪、LG新能源、松下、SK On,而宁德时代和比亚迪的市占率之和已过半;另外,中创新航、国轩高科、亿纬锂能、欣旺达等中国厂商也均名列前茅。

但貌似都是亚洲企业,这巨大的压力让欧洲在动力电池产业上显得十分慌张。

回想起多年前的欧洲,最早开始对新能源的研发、最早开始提出汽车碳排放标准并实施,重视程度以及提前布局有很多先天优势。

可如今渐渐落后中日韩,始终没有发展起来,局面实属难打,更何况和东亚三国比谁更卷,欧洲恐怕也只能多想几条电池的出路。

尽管目前欧洲没有出现像宁德时代那样的电池巨头,还面对一系列的困难与挑战,但随着电动汽车市场的快速增长和欧洲对可持续出行的承诺,未来可能会有更多的投资和创新在欧洲涌现,毕竟欧洲电池这块肥肉,自家人还没捞到好处呢。

知道你很慌,但请务必抓紧了,因为电池大军真的来了,你的时间也真不多了。

0 阅读:138
评论列表
  • 2024-01-24 07:20

    物华天宝的非洲,为何搞不出个“微软时代”?

电动湃

简介:新能源车消费指南,续航你的美好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