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碱地破“碱”重生东营小麦亩产超千斤 |改革成果看山东

新黄河 2024-07-03 22:20:16

东营市地处黄河入海口,是滨海盐碱地的代表性城市之一,以前,农民在盐碱地上种粮被称为靠天吃饭,不仅产量少、品质差,甚至面临撂荒。近年来,当地采取一系列措施进行盐碱地治理,取得明显成效:全市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380万亩(1亩=1/15公顷,下同)以上,总产连续7年保持在25亿斤以上。刚刚过去的麦收季,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组织专家,对东营市垦利区种植的耐盐碱小麦品种“济麦60”示范田进行了测产验收表,亩产达511.88公斤。

在山东盐碱地种小麦亩产缘何会破千斤?7月3日,新黄河记者跟随“改革潮涌风正劲齐鲁扬帆征新程”山东改革·媒体行采访团走进山东东营,进行探访。

1.5万亩盐碱地变“绿洲”

盛夏时节,位于东营市黄三角农高区盐碱地农业试验示范基地内的大片盐碱耕地上郁郁葱葱,生机盎然,与基地外的盐碱荒滩形成鲜明对比。这片面积达1.5万亩的示范基地内,开展着多项盐碱地生态保护与利用技术研究和新品种、新装备、新技术、新模式的试验集成示范。

“目前试验基地主要建设了四大板块,包括建设耐盐碱植物种质资源圃800亩,收集、种植耐盐碱大豆、小麦、花生、马铃薯、苜蓿等147种作物1044个品种2.3万余份。”黄河三角洲农高区盐碱地综合利用服务中心规划发展科副科长李林波介绍,基地开展耐盐碱植物新品种区域对比鉴定试验220亩,承接了大豆、花生等565个新品种的对比鉴定试验。建设育种田2000亩,主要种植耐盐碱的各类作物。建立良种良法配套试验示范田1.06万亩,主要种植耐盐碱小麦、大豆、藜麦、苜蓿、甜高粱等。

据介绍,基地以“增产增效并重、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结合、生产生态协调”为目标,配套管道节水控盐灌排系统、物联网数据采集系统、土壤观测等数字化精准化基础设施,建设了国家盐碱地农业科学观测实验站、盐碱地育种标准化鉴定平台等平台场站,以及6个田间实验室,被农业农村部授予国家农作物品种展示评价基地。

目前,试验示范取得阶段性成果。盐碱地农业试验示范基地构建了标准化智慧农作及服务模式,集成应用农作物绿色增产、生物农艺措施改良培肥、农业病虫害绿色防控、智能农机具等技术和产品,探索建立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盐碱地现代农业成套技术体系和规范,已发布2项东营市地方标准、3项企业标准。

选育耐盐碱植物,计划2025年培育新品种80个以上

据资料显示,东营市共有盐碱地341万亩,占山东省盐碱地面积的38%,其中盐碱耕地196万亩,是探索盐碱地综合利用的天然试验场。为了探索盐碱治理改良之策,2023年5月,由山东省政府和中国农科院共同组织建设的国家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中心在东营挂牌运行。

“此前,在东营300余万亩的盐碱地中,未利用的不多,但已经开发的盐碱地由于土壤贫瘠,导致利用效率低,产能差。”李林波介绍,中心以黄三角国家农高区为总部,在东北、西北、华北设立3个分中心和16个试验站,构建起“全国一盘棋”的盐碱地综合利用协同创新体系。围绕盐碱地生物育种、产能提升和生态化利用三大领域,攻关突破了盐碱地生物育种、土壤改良与快速培肥等一批关键核心技术。

据悉,最近几年,为保障盐碱地农业发展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东营累计立项或发布标准17项,其中《甜高粱耐盐性鉴定技术规程》等10项市级地方标准、《盐碱地酸枣栽培技术规程》等5项企业标准发布实施;《农业生产托管数字化管理通用要求》获得国家标准立项;《小麦耐盐性鉴定评价技术规范》行业标准通过专家审查。

同时,针对盐碱地制种过程中出现的“出苗慢、保苗差、草害重、收获难、效率低”等问题,东营构建盐碱地高效高产高质制种技术模式,种子产量提高15%以上,制种效率提高50%以上。“耐盐早熟田菁新品种‘鲁菁6号’高效高值制种技术”被农业农村部科技发展中心列入《主要经济作物优质丰产高效生产技术》。

国家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中心提出,计划到2025年,培育耐盐碱作物新品种(系)80个以上,推广面积达到3000万亩,带动1300万亩盐碱耕地质量普遍提升1-2个等级,单位面积综合产能提高25%以上。

记者:李焜染 摄影:李焜染 摄像:李焜染 校对:高新 编辑:邢志彬

1 阅读: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