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患癌14年,放弃任何治疗,“逃”到大山生活,如今怎么样了

谈天鉴夕朝 2024-06-07 07:22:21

被称为“先锋文坛五虎将”的马原,是举足轻重的文坛大家。

2008年,就在创作的巅峰时期,他被查出来患有肺癌,这个结果让新婚妻子几近崩溃,但他本人却十分的乐观。

接着做出了一个让所有人都想不到的决定,他选择了放弃治疗,逃往大山,用自愈的方法对抗癌症。

如今十六年过去了,他还好吗?

文本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文章部分细节存在艺术加工请注意甄别。

1953年,马原出生于辽宁省凤城县一个贫穷的农村家庭。

他自幼家境贫寒,但对文字有着特殊的热爱。在辽宁大学中文系求学期间,马原就展现出了过人的阅读量和创作天赋。

1992年,马原在《北方文学》杂志上发表了处女作品长篇小说《冈底斯的诱惑》,这部长达一万字的力作立刻在文坛引起轰动。

投稿的时候,在小说结尾处,马原写下了夺人眼球的宣言"不改,不用请退",彰显出他对自己创作的绝对自信。

《冈底斯的诱惑》采用了前所未有的创新写作手法。

小说叙事视角多变迭移,通过层层递进、环环相扣的结构,将读者渐渐引入一个看似真实却又扑朔迷离的"叙述圈套"之中,具有强烈的思维冲击力。

这种被马原创造并命名为"叙述圈套"的写作技法,成为"先锋文学"代表性的创作风格之一,对推动中国当代文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此后,马原如泉涌般创作出一系列小说杰作,如《西海的无帆船》、《虚构》、《拉萨河女神》等。

他不断尝试新奇独特的创作手法,使得他的作品具有强烈的思想性和实验性色彩,大胆颠覆了传统小说的写作体例,为中国小说艺术带来了全新的发展方向。

不仅仅在文学创作方面,马原的个人感情也充满了戏剧性。

他有过两次婚姻,第一次婚姻是和文坛才女皮皮,两人能走到一起历经波折。

刚在一起没有多久,马原就因为工作的原因被调去了西藏,两人开始了漫长的异地恋,好不容易等到皮皮毕业了,两人领了证。

按道理来说,该开始一段浪漫的生活了,但是谁也没想到,这是矛盾的开始。

婚后没有多久皮皮就怀孕了,女人做了妈妈第一时间考虑的肯定是孩子的成长问题,所以皮皮想要离开西藏,回到沈阳。

但是当时的马原因为工作的原因无法离开西藏,就这样,两人又开始了异地的婚姻生活。

而等到马原回到沈阳之后,却因为离开了西藏文思枯竭,写不出优秀的作品两人之间的矛盾越压越深,最后不得不走到了离婚的地步。

离婚之后皮皮带着马原的大儿子马大湾远走德国,马原也开始了独身生活,直到16年之后,他遇见自己的第二任妻子小花。

小花比马原小20岁,马原对小花一见钟情,很快就不能自拔,但是他不确定小花会不会接受自己的心意,只能找了一个朋友去试探。

没想到小花是个十分直爽的性子,一听就答应了马原的追求,两人很快就坠入爱河,在认识七个月之后就领了结婚证。

此时的马原可以说是爱情事业双丰收,人生好不快活,但是他怎么也想不到,一个沉重的打击接踵而至。

2008年的一天早上,马原起床的时候把小花吓了一跳,因为他的身上密密麻麻的长满了小疹子,接下来他发现自己每动一下都撕扯着疼。

在小花的强烈要求下,马原不得不去到医院,拿了一个药膏。

但是没想到的是,药膏都快涂完了,马原身上一点见好的征兆都没有,就这样两人再次来到医院。

却没想到的是马原被查出右肺有一个直径高达6厘米的肿瘤。医生诊断结果表明,这很可能是肺癌,建议马原尽快接受手术治疗,否则将危及生命。

面对如此沉重的打击,马原没有选择听从医生的建议。他做出了一个"任性"的决定:彻底放弃医院治疗,离开北京自行"疗养"。

对于这个"任性"的决定,马原解释说,他从小就对医院和医生怀有一种说不清的恐惧感,不愿承受可能带来的巨大痛苦。

更重要的是,他想亲自掌控自己的生命,而不是被动接受别人的安排和摆布。

就这样,马原彻底放弃了医院的正规治疗,选择了他自己的"换水疗法"——搬离北京,前往海南岛上生活。

为了给自己这个"任性"的决定寻找理论依据,马原给自己定下了两个耐人寻味的"期限"。

第一个是"三年之约"。马原对亲友说:"三年对于癌症病人来说是一个分水岭,如果三年后我还活着,就证明自己并没有患上绝症。

"第二个是"三十年之约"。他解释道:"如果三年之后我并没有离开人世,我就找一个山清水秀的地方过自己人生中接下来的三十年,实现自己的诗意田园生活梦想。"

离开医院后,马原辗转来到了海南省海口市,并很快改掉了许多多年养成的不良生活习惯。

每天一大早,他都会来到海边散步,呼吸新鲜的海风;远离烟酒,吃全素食,喝纯净水。马原说,这就是他所谓的"换水疗法"。

在海口的日子里,马原过着清心寡欲的生活。他整日游走于椰林海岸间。在饮食方面,马原开始完全吃素,远离油腻的肉食。

他的餐桌上主要摆放着当地新鲜采摘的水果和蔬菜,喝水方面,马原只喝天然的矿泉水和现挤的椰子水,绝不沾染任何人工添加剂。

这种生活方式,马原自称为"换水疗法"。

有时也会买些文学书籍,闲暇时阅读写作。亲朋好友常会探望,但往往被他摆出的乐观豁达笑容所打动,暂时放下了劝阻的念头。

尽管身边人对马原的"任性"决定存有质疑,但他依旧义无反顾、我行我素,一门心思只想"治愈"自己。

刚搬到海口时,马原的身体状况还是每况愈下。肺部肿瘤已经长到惊人的6.5厘米,他的脸色也常年肿胀,食欲全无。

但凭借着顽强的意志力,他坚持着"换水疗法"的生活。渐渐地,马原的身体开始出现了惊人的复苏迹象。

三个月后,他的脸色慢慢由青紫转为正常的暖色调;半年后,他的食欲大开,体重也重新恢复正常水平;一年后,他感觉精力几乎已经完全复苏,可以重新从事平日的各种活动。

随着身体的复苏,马原的写作灵感也被重新点燃。

在海口的这段时间里,他完成了几部新作品,这些作品都保持了马原一贯的风格。正是写作,成为了他战胜病魔的又一种精神力量。

就这样,马原安然地度过了自己定下的"三年之约"。三年期满,在亲朋好友的陪同下,他决定再次回到北京,接受全面的体检复查。

结果让所有人喜出望外,原先诊断出的6.5厘米肺部肿瘤已经彻底消失,全身重要器官一切正常。

主治医生惊讶地对马原说:"你的'换水疗法'似乎真的奏效了,这简直就是个医学奇迹!"

马原笑着回应说:"我就知道,只要我能坚持下去,任何病魔都无法击垮我。"

在医生的建议下,马原继续保持着海南时的健康生活方式,并定期回医院复查。

从那以后,马原的身体状况一直保持着极佳的水平。他在随后的十几年里,陆续出版了多部享誉文坛的杰作,可见其创作灵感和热情一直维持在巅峰期。

文学评论家们普遍认为,这些作品的创作质量丝毫不亚于马原中年时的代表作。

2015年,马原67岁那年,他开始筹备实现自己的"三十年之约"——回到故乡辽宁定居。

但在实地考察后,马原改变了主意,决定前往云南西双版纳的热带雨林山区隐居。

"辽宁的冬天太冷了,我这把老骨头怕是扛不住。"西双版纳的温暖气候更适合老年人生活。

于是,他在那里购置了一块原始林地,开始亲自动手设计和建造自己的"馆阁世界"。

依照马原的构想,在西双版纳的雨林山谷中将建造一座与众不同的院落,取名"九路马书院"。

2017年,经过两年的工期,"九路马书院"终于落成。它由一座木制典雅书斋和八座小屋构成,四面环山,背靠原始林。

马原将书斋布置得文人雅致,小屋则作为餐厅、卧室等起居场所。整个院落集中国古代园林和西方乡村建筑之精华,处处透露出主人的高雅品味。

九路马书院落成后,马原立刻在这里定居下来,开启了自己梦寐以求的田园生活。

每天清晨,他都会在林间小路上散步,呼吸着负氧离子充沛的空气;之后在书斋读书写作;午后则亲自在菜园除草浇水,采摘自己培植的有机蔬菜;入夜前煮素食待客。

就这样,马原过上了阅读、写作、种菜的高雅生活。

除了专心田园生活,马原偶尔还会从远方返回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与出版社、读者见面。

但无论如何,他都把西双版纳的九路马书院当成了永久的家园,"那里才是我生命的最后一站"。

保持乐观豁达的人生态度,是马原一直以来的作风和信条。他曾在自传中写道:"生命短暂,我们应当尽情欣赏和珍惜它的美好,而不是被它所累。"

正是这种积极向上的心态,帮助他渡过了人生最艰难的一段时期。

保持乐观向上、顽强拼搏的心态,并且勇于改变不良习惯,迎接更加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我们就一定能战胜身体和精神上的诸多困难和挑战。

参考信源:

凤凰网:马原简介

三十年后重回文坛的马原,为何值得一读再读?——东方网官方账号

病人马原,困在城堡里——凤凰WEEKLY官方账号

0 阅读:90

谈天鉴夕朝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