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奸就是汉奸,立碑盖庙也改变不了其卖国求荣的事实

彼岸幽雪 2024-01-08 10:06:27

洪承畴,生于明朝万历四十四年,成就斐然,进士出身,晚年更是在清朝执掌要职。围绕他的争议不绝于耳,将他定性为汉奸的争议更是成为社会焦点。

在福建某地,一座占地5000多平米的“洪承畴纪念园”引发了广泛关注,其中一方认为这是对他功绩的正当纪念,而另一方则深感震惊,认为其汉奸身份不值得如此宣扬。

有文章主张不应为历史已经定性为汉奸的人翻案,强调审视历史时应避免过于片面的看法。尽管大多数网友表示赞同,也有一些人认为将洪承畴称为汉奸是对文化的不尊重,甚至暴露了某些人的学历水平。

在这个问题上,大多数人倾向于将洪承畴视为卖国求荣的罪人,但也有一少部分人将其视为圣人,认为他的行为是大爱的表现,值得青少年学习。

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生于贫困之家,洪承畴在父母的呵护下度过了他早期的岁月。尽管家道中落,但他聪慧的天赋并未因此受到影响。由于家庭贫困,他无法负担正规的读书费用,只得默默地在学堂门口徘徊,期待有朝一日能够涉足其中。

机缘巧合之下,洪承畴的天资被一位仁心的老师所发现。这位老师看到他过目不忘、才思敏捷,毅然决定免费为他提供教育。这无疑是洪承畴命运中的一抹亮色,也是他漫漫求学路上的第一步。

洪承畴的父亲是一位老秀才,一生未能考上举人。这一事实深深地影响了洪承畴,激发了他对于出人头地的强烈渴望。在贫困中艰难求学的过程中,他对未来的追求愈发坚定。

他的母亲和启蒙老师的严格教育为他奠定了坚实的学业基础。母亲来自读书人家庭,对教育有着严格的要求;而启蒙老师不仅传授给他经典的四书五经、八股文章,更是引导他涉足各类军事书籍。这些书籍为他将来从军征战、分析政局打下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崇祯三年,洪承畴的官职高升,身居右都御史之位,成为大明时期的一位重要官员。在他的官职辉煌之际,却展现了对家族和个人未来的深切期许。应母之命,他为家族乡学书馆题写匾额,凭借一挥之间,书写下“天马腾骧”四个大字,这不仅代表对家族学子的殷切期望,更映射了他个人追求飞黄腾达的渴望。

这幅匾额的复制品至今仍悬挂在纪念堂中,成为洪承畴在大明时期备受推崇的象征。然而,当人们看到他身着满清官服的塑像时,或许会感受到一丝讽刺的意味。这个曾经为大明效力的高官,在后来的岁月里,却以满清的身份被铭刻在历史的篇章中。

在一档文化类综艺节目《典籍里的中国》中,对于穿上满清服装的历史人物曾引起争议,然而对于洪承畴来说,他却可以自豪地成为两朝的重臣。或许,对他而言,这并非是对大明的背叛,而是在乱世之中为自己谋得一席之地的必然选择。

据传闻,当洪承畴被俘虏后,范文程被派去劝降。尽管洪承畴口头表示要绝食殉国,但却对衣物极其珍惜。范文程一眼看穿他的心思,直言:“承畴必不死,惜其衣,况其身乎。”

洪承畴作为一个常思“天马腾骧”的人,其坚持不投降的决心源于他受过母亲严格教育的影响,以及对圣贤书籍的深刻理解,深知理论上应该坚持死节殉国的原则。

随着时局的变迁,他的信念开始发生转变,最终导致了叛变的发生。这种叛变并非单纯出于对高官厚禄的追求,更是对出人头地执着追求的结果。这种内外因素的交织,使得洪承畴的选择在历史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在明清两国多年的交战中,由于小冰河时期的气候影响,两国陷入了相互伤害却难以分出胜负的困境。在这个背景下,满清多次表达和解的意愿。大明急需休养生息,调整内政,于是洪承畴成为被派遣到皇太极面前的使者。

尽管洪承畴曾写下“君恩深似海,臣节重如山”,皇太极对他并不信任,更加倚重范文程。范文程在清初的四朝元老中占有重要地位,因而在皇太极时期得到了特殊的信任。这种信任差异也成为了洪承畴在历史中的困境。

值得注意的是,努尔哈赤虽然在起兵造反的过程中展现出强大的军事力量,却并没有明确的规划,特别是在制定典章制度、国家政策、安民措施等方面缺乏清晰的计划。

尽管洪承畴的后代在修史时对他进行了美化,试图掩盖他在治理国家方面的不足,然而,这些努力依然难以掩盖他缺乏治国安邦之策的事实。

在皇太极时期,长时间的战争让他逐渐认识到,争夺地盘和利益并非短时间内可见成效,而是需要谋略和稳定。因此,他开始转向重用名门出身的范文程,希望能够在治理国家的道路上得到更为明智的建议。

尽管范文程一眼看穿了洪承畴的心思,传言中皇太极亲自说服了洪承畴,但对他的信任度始终不高,认为他心口不一,不可重用。在整个皇太极时期,洪承畴都备受监视,未获得任何官职,使其政治生涯陷入低谷。

洪承畴曾极力鼓动皇太极全力攻打大明,然而,在当时的满清尚未确立明确的统一天下的目标。努尔哈赤造反时,甚至对大明国土的具体面积也不清楚。

尽管他有自立为王的能力,却并没有吞并天下的野心和实力。甚至在满清入主北京后,曾经有过划江而治南明的想法。这一时期的历史表明,洪承畴极力主张满清一定要一统天下,但这种主张或许更多地反映了他个人的志向,而非满清的整体政策。

尽管洪承畴的后代将他称为“开清第一功臣”,强调他在满清建立中的重要作用,但这一说法在历史的评价中显得有些过于主观。

范文程以推行儒家文化、沿袭大明制度为己任,成为清初时期的开创者。与之相对,洪承畴则是在满清攻城略地中扮演着幕后大佬的角色。

随着皇太极的离世,洪承畴凭借其曾任蓟辽总督的丰富经验,积极拉拢摄政王多尔衮,并在政治决策上提供了许多重要建议。他的战略眼光和谋略才智成为推动满清成功进驻北京的关键。

实际上,李自成的失败并非是满清制度的优势,而更多地归因于他的局限性和视野狭窄。他如同一个拦路抢劫的混混,原本只是想抢点钱,解决温饱问题,最多混个工作。他没有预料到被抢者的胆怯心态,将所有家业都交给了他,让他在获得胜利后手足无措。

在夺取天下的过程中,朱元璋展现了出色的领导才能和深受人民爱戴的形象。尽管他已经具备了当皇帝的实力,但他坚持实施“积粮缓称王”的策略,这不仅展示了他的谨慎和稳健,也为政权的稳定打下了坚实基础。朱元璋在民众中建立了广泛的群众基础,使得他的统治更加稳固。

相比之下,李自成在仓促称帝后,却缺乏治理国家的能力和广泛的群众基础。即使没有吴三桂的背叛,李自成也难以长久统治。这种领导力的不足导致了政权的短暂和不稳定。

洪承畴在满清进入北京的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他的计策让多尔衮趁虚而入,为满清成功占领北京创造了有利条件。然而,在得到重用后,洪承畴展现出了其凶狠好斗、杀伐决断的一面。为了出人头地,他不择手段,甚至采取了欺骗和迫害的手段。

为了掩盖自己的背叛行为,洪承畴采取了极端的手段,希望让所有人都成为叛徒,以降低人们的负罪感。当清军进入北京时,他们曾下令改变服装和发型,但由于强烈反抗而迅速取消。这显示出他对权谋和政治手段的深刻理解,以及为了个人利益不惜破坏社会秩序的决心。

清军南下时再次实施了类似的政策,即“留大不留头,留头不留发”,引发了激烈的反抗。

随着多尔衮掌握了政权,他派遣洪承畴火速南下,担任招抚南方总督军务大学士的职务。此时,清军在南方展开了大规模的屠杀,为南方人民带来了灾难。

"扬州十日记"中的记录着清军对南方城市的残暴行径,让人痛心疾首。妇女们被长索捆绑,如同串珠一般,每走一步都摔倒在泥土中。

婴儿在马蹄和人的脚下惨遭蹂躏,整个城市充斥着哭声和疮痍。每一条沟渠都堆满了尸体,手足相枕,血水染红了整个池塘。除了扬州、嘉定、江阴等地被屠城,昆山、常熟、南昌等地的百姓也遭到了残酷的屠杀。

昆山的四分之一人被杀,四分之二人被沉河、堕井、投缳,十分之二被俘虏,十分之一逃脱,十分之一藏匿幸免。常熟的情况同样惨烈,各处都堆满了累累尸体,不下五千余人丧生,而被掳走的男女更是数不胜数。

南昌的情况同样不容乐观,十余万人在清军统治下自愿在营而死,饱食湿卧。广州更是发生了七十余万人的死难事件,真修和尚雇人收拾尸体,进行合葬立碑。

长沙的情况更是惨不忍睹,整个村中舍舍无存,路上行人寥寥无几,城市陷入了一片死寂。

在顺治一朝,洪承畴大部分时间都致力于南方打击南明的残余势力。他一生中唯一留下的一首诗,是在巡视湖广时创作的。在这首诗中,字里行间洋洋自得,表达了他亲自指挥征战并取得胜利的豪情。诗中没有半分屠戮同胞的亏心,而是体现了他作为一位军事将领的得意和自信。

在改朝换代之际,很多人曾侍奉过前朝皇帝,后又服务于新主。大多数人在历史的长河中被迫适应新环境,这是无奈的选择,无需过多辩解。

有些人注定不应该成为背叛者,一旦背叛,就将承受骂名。同时,既当又立的行为,自古以来都会被唾弃。例如,在当今社会,山野小民的移民或逃跑行为很少受到关注。

作为封疆大吏和外交重臣,如果有二心,不仅会被革职问罪,还将在历史的耻辱柱上接受审判。洪承畴就是这样的封疆大吏,他在南方的行动,尽管在军事上获得成功,但也在历史的评价中背负着背叛的污名。

清初有许多贰臣,比如吴三桂,虽然他有“冲冠一怒为红颜”的借口;范文程虽然出生在东北,且没有在大明做过官员,但他为满人的汉化做出了很多努力;祖大寿原本是抗清名将袁崇焕的手下,但袁崇焕被杀后,他愤而降清。

洪承畴虽然在历史上有着改旗易帜的借口,但他却在关键时刻背叛了国家,成为屠杀同胞的最大帮凶。这样的行为是无法被原谅的,尤其是考虑到他曾深得国恩和君恩,备受礼遇,甚至手握重权的情况下,背叛的罪责更为沉重。

有人或许会提出他叛变是为了促进民族团结的说法,但这被认为是无稽之谈。中国历史本身就是各民族融合的过程,而民族融合的前提是相互尊重、相互包容。

例如,唐朝时期允许胡人保留自己的习俗和服装,同时重用胡人将领哥舒翰,这是一种促进民族融合的方式。然而,当明清两军对垒时,投敌叛国并不是为了促进民族融合,而是对国家和民族的背叛。

据说洪承畴在功成名就后回到原籍建造府第,但高大的府邸落成后,却没有一个族人或旧友前来祝贺。他的母亲和弟弟更是拒绝入住,并发誓“头不戴清朝天,脚不踏清朝地”,选择在船上避居,泛江隐居。

每个人都承载着其独特的历史背景和道德标准,评价历史人物时应当保持客观公正。汉奸这一概念无论在何时都代表着对国家和民族的背叛,其罪恶行为不应因时代变迁而掩盖或改变评价。

岳飞和文天祥因其抗金和宁死不屈的精神成为中华民族的骄傲和楷模。他们并非阻碍民族融合的罪人,而是为了民族的尊严和自由而英勇奋斗的英雄。在评价历史人物时,应当注重对其所承受时代背景的理解,以更全面、客观的视角看待其行为和选择。

相对而言,汪精卫的行为被视为对国家和民族的背叛。无论其行为是否有助于民族融合,其背叛行为本身成为历史上不可逃避的罪责。同样,洪承畴的行为也被视为背叛国家和民族,其罪行不能因为他被满清杀害的大明子民的认同而被掩盖。

在评价历史人物时,我们应该以历史事实为依据,摒弃个人好恶或时代变迁的影响,保持客观、公正的态度。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0 阅读:165

彼岸幽雪

简介:一杯浊酒,一首古诗,畅谈历史 喜欢历史的朋友,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