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特工潜入军统,制造戴笠事业生涯最大败笔,老蒋听闻暴跳如雷

唠叨的三哥 2024-06-20 11:53:57

1940年春,在重庆市黄山官邸,一阵咆哮声从书房位置传了出来。

"你一天到晚和我吹嘘你们军统如何厉害,现在呢?共产党都把手伸进军统了?你到现在才知道!娘希匹!你是吃干饭的?被一个小姑娘耍得团团转。"

这个暴跳如雷的人正是老蒋,此刻站在他面前被骂得灰头土脸一句话都不敢说的人,则是平日威风凛凛的间谍头子戴笠。

众所周知,兵权、财政、特务是老蒋一生中极为看重的东西,尤其是第三样,更是一直被他牢牢捏在手中。因此,负责统领特务机构一向以心狠手辣著称的戴笠,深得老蒋信任。

究竟是因为什么事,让老蒋对自己的爱将不惜大动肝火?讲到这里,就不得不提一个案件。它被众多史学家称为是戴笠事业生涯的最大败笔。

更让人瞠目结舌的是,这个案件的主要策划人,竟是一个长相清纯,年仅19岁的军统女特工,她到底是谁?究竟有何能耐让沉浮谍海多年的"魔王"戴笠栽了跟斗?她最后的结局是什么?

戴笠

一支烧坏的真空管,牵扯出军统天大丑闻

曾家岩50号,对外是邓颖超以丈夫周恩来名义租用的私人住宅,其实它是中共中央南方局在重庆的秘密办公地点。

1940年3月底的一个深夜,一个神色慌张的男子来到此处叩响大门,负责接待他的是被毛主席和周恩来称为"开创红军情报先河"的曾希圣。

"老张,什么事?"曾希圣看着满头大汗的男子,心生疑惑。来人叫张蔚林,在重庆卫戍司令部稽查处电讯监察科工作。他表面是负责电讯侦查的特务,事实上,他是主动向党组织投诚的秘密地下党员。

"我在发送电报时,突然发现真空管坏了一支。"张蔚林说。

真空管为何物?当时军统配备的无线电台中,大部分采用200KW的大功率电台,为了顺利调制信号,只有选用真空管才能承受强度极高的电流。

真空管坏了,为什么会让张蔚林如此惊慌,甚至冒着暴露身份的风险也要前往周公馆?

原来,从1939年开始,军统几次想往延安方面安插间谍和秘密电台,却屡次暴露。不甘心的戴笠与胡宗南联系后,制定专门行动小组计划,准备再度潜伏延安。

为了确保成功,他们不仅重金购买当时最为先进的美式电台,还设计了一组绝密电码,在胡宗南的安排下准备潜入延安。

胡宗南

万万没想到,看似大门敞开的延安,实则密不透风。负责执行任务的小组成员刚刚到达延安,还没来得及搭建电台就被延安保卫科的人一举擒下。

军统高层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只要涉及秘密电台的潜伏,都会在最短时间被延安发现?问题到底出在哪里?

老谋深算的戴笠意识到,问题很有可能出在内部,尤其是和电讯有关的部门。因此,他授意督察处的叶翔之对内部进行秘密清查,只要发现有任何可疑之处,不论职位一律先行拘留。

一时间,军统内部人人自危。这也让知道真空管被烧坏的张蔚林害怕不已。

"老张,别紧张,只是一支真空管而已。"曾希圣安慰道:"若是他们询问,你就说工作失误,最多受处分,他们不会怀疑你的。"

可是事实果然如此吗?张蔚林在曾希圣劝说后,决定返回军统。刚刚来到门口,还没来得及反应,他就被督察处的特务当场拿下。

原来,按照军统纪律,工作人员是不可以无故离开单位的。张蔚林前脚刚走,立马就被监督他的特务发现了,真空管损坏的事也暴露了。他们来到宿舍寻人,却从其他工作人员口中得知张蔚林私自在外租房。

负责调查违纪情况的叶翔之意识到,此事并不简单。他派人很快查到张蔚林的租房地点,经过搜查后发现大量军统绝密情报备份和张蔚林等人的入党申请书。

戴笠和美军合影

此外,还有一份名单,里面罗列了一连串中共地下党员的名字。叶翔之这才知道,从负责电讯工作的主任到核心技术人员,居然都是共产党安排打入军统的卧底。事态严重,他立即安排心腹,把这消息告诉了正在和美国人谈判的戴笠。

专门搞情报的军统居然被共产党渗透了,知道情况的戴笠怎么还坐得住,他立马中止谈判,驱车赶回军统。

看着叶翔之递上来的名单,戴笠气得浑身发抖,"电讯专家冯传庆、负责总台的赵力耕、杨洸……"诸多熟悉的名字让他怒不可遏。

"这个组织的领头人是谁?冯传庆吗?他可是党国培养出来的人才啊!"戴笠捏着名单,狠狠质问叶翔之。当听到叶翔之回答是张露萍时,戴笠一脸震惊瘫坐在沙发上。

为革命事业,改名换姓加入军统

长相清纯可爱的余家英,是四川大军阀余安民的爱女。优渥的家境本来可以让她过上人人艳羡的生活,但是这个女孩从小就很有主见,对人生有自己的考虑。

"七七事变"爆发之际,余家英正好在成都念书。无论在什么年代,最具热血和激情的恐怕都是莘莘学子,无数爱国学生走上街头,参与到抗日救亡运动中,余家英也不例外。

抗日救亡运动中的教师学生示威游行(剧照)

很快,她参加游行的事情被父亲发现了。为了女儿安全着想,余安民并不支持余家英私自去参加抗日救亡运动。父女二人因此展开激烈争吵,几度不欢而散。

"这几天你都不要上街,收收心,"余安民对正准备出门的女儿说道:"我给你找了一门亲事,过几天就相亲。"

余家英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她没想到一向开明的父亲居然想用包办婚姻来束缚她,想到自己即将嫁给一个素未谋面的男人,她愤慨无比。

无法反抗就只能选择逃跑,"可是谁能帮助我呢?"寝食难安的余家英思前想后,一个人的名字浮现于脑海。"对了,我可以找车伯伯,他一定有办法带我离开这个封建的家庭!"

余家英口中的"车伯伯",名叫车耀先,是她同学的父亲,同时也是一名共产党员。

通过与同学联系,她很快找到车耀先并告知自己的处境。一直在帮助党组织发展新生力量的车耀先听到后自然高兴万分,在他的安排下,余家英顺利到达延安。

余家英

红色之都延安,在那时是汇聚无数年轻人梦想和激情的地方,初来乍到的余家英被这里所有的一切深深吸引。为了与军阀家庭的封建糟粕彻底决裂,她把名字改成黎琳,期待能以一个新身份投入向往已久的革命。

她在给母亲的家书中写道:

女儿已离开你整整五个月有余,时间虽然很短,但是对你的思念日益越深。陕北如今已成为前线,但我们所有同学没一个人害怕,因为大家都相信百战百胜的八路军可以保护我们。

之前的内战用事实告诉我们,人们早已渴望自由,知道能够参加抗日战争,所有人都兴奋异常,终于可以打鬼子了。

妈妈你放心,有八路军守在这里,日本人打不进来。我也要向他们学习,刻苦念书成为一个有用的人,等我学成归来,再好好报答您的养育之恩。

成绩优秀的黎琳很快得到党组织的注意,1938年10月,对无产阶级革命无限向往的她终于如愿以偿,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同时也收获到甜蜜的爱情。

她与专门研究马列经济学的陈清相恋结婚,郎才女貌一对璧人让无数人羡慕不已。

新婚不久,黎琳就接到组织交托的任务。他们希望她能够打入敌人内部开展工作,但是考虑到黎琳刚成婚不久,想征求下她的意见。

"我愿意去,"黎琳斩钉截铁地说。丈夫虽然有万般不舍,但想到革命还没取得胜利,只能选择支持妻子。

"陈清,等着我,完成任务后,我就回来。"这是临别时,黎琳对丈夫说的最后一句话。这对年轻夫妇当时并不知道,这一刻就是诀别。

1939年,一个身着旗袍的妙龄女子走进位于重庆的周公馆。

"你好,我是黎琳,"看着眼前这个笑颜如花的少女,叶剑英觉得很是眼熟,脑海中一下子回想起当初在延安看到的那个女学生。(叶剑英曾在延安见过黎琳,这个对革命充满激情的女孩让他印象深刻)

"黎琳,从今天起,你将正式改名为张露萍,"叶剑英笑着把一叠材料递给她,说:"这是你的新身份和相关资料,以后你的工作地点在军统。"

叶剑英

一封奇怪的电报,是陷阱还是真相?

在叶剑英的安排下,作为张蔚林妹妹的张露萍顺利打入军统电讯处,她的主要任务是建立秘密支部,领导当时已经主动投诚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张蔚林和冯传庆,同时将二人提供的情报通过中间站送达曾家岩50号,寻找机会继续壮大支部力量。

在军统,18岁的张露萍因为工作能力出色,清纯乖巧的长相颇得上级欢心,但是没有人能想象,柔心弱骨只是她的伪装。也没有人知道,在这个铁桶一般的特务机构中,张露萍和战友们早已搭建起一个属于共产党的"红色电台",无数份绝密情报就是通过这个电台源源不断向中共南方局和他们一直想要突破的延安输送。

他们冒着生命危险送出去的情报,不仅帮助延安方面及时抓获军统派去的间谍小组,还无数次让地下党组织和工作人员得以安全转移。

在张露萍的努力下,秘密支部成员不断扩大,从原来的三人发展到七人。他们热血澎湃,正准备大干一场,没想到,因为张蔚林的疏忽,让全局陷入死棋。

蒋介石

自己一向颇为看重的军统居然开了这样大的一个天窗,这让老蒋在惊魂未定之余又咬牙切齿,他在臭骂戴笠一顿之后,下令一定要严查此事,将涉事人员缉拿归案。

名单上提到的张蔚林已经在第一时间被逮捕,其余的赵力耕、杨洸等人也在随后被抓获。得知消息后乔装出逃的冯传庆因为早些得过天花,脸上痕迹太多明显,最终也没有逃脱特务的追捕。

秘密支部的成员全部被捕,除了请假回乡看望母亲的张露萍。

由于军统行事十分机密,身在家乡的张露萍并不知道此刻已经暴露了,只是突然收到兄长张蔚林的一封电报,让她心生疑惑。

电报上是张蔚林熟悉的口吻——"兄重疾,望速归",简单几个字,却让张露萍心里生出不详的预感。

最终,对工作的牵挂还是让她决定回去,从下火车那一刻起,她的所有行踪都在军统特务掌握之中。很快,刚刚走到租房处的张露萍就被躲在暗处的特务秘密抓获了。

张露萍

原来,那封电报是戴笠专门派人按照张蔚林平时与她通信的口吻伪造的,目的就是要让她立即回到重庆。

看着这个19岁的女孩,戴笠心想,这么柔弱的身板恐怕经不起折磨。可让他意外的是,无论是严刑逼供,还是以利相诱,张露萍始终不曾开口。

恼羞成怒的戴笠在万般无奈下,只能把张露萍和其余六人押往白公馆监狱囚禁起来。

张露萍虽身陷囹圄,但没有被敌人摧垮斗志,她不断鼓励狱友,向他们宣传革命思想。她是"小萝卜头"宋振中心中亲切的"张阿姨",也是无数女狱友口中温暖的"贴心妹妹"。

1945年,张露萍和其余六名战友被枪杀于贵州息烽,临死前她一直振臂高呼:"打倒反动派,解放新中国!"牺牲时,她只有24岁。

张露萍烈士雕像

令人遗憾的是,在张露萍牺牲后的三十八年中,她的真实身份一直没能得到公开。直到1983年,在叶剑英力证下,由张露萍领导的军统电台秘密支部才终于大白天下,世人也才知道这个一直战斗在隐蔽战线上的女共产党员,为民族解放事业和新中国的成立所作出的牺牲和奉献。

0 阅读:48

唠叨的三哥

简介:听三哥唠叨的那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