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裔顶级女科研专家,大学没毕业的斯坦福教授,中美两国双院士

谈天鉴夕朝 2024-06-22 05:42:05

她以全省理科第一的成绩考入南大化学系,还没毕业就随母亲去了美国。

随后本科还没毕业的她凭借过人的天赋和努力,直接在芝加哥大学硕博连读,毕业之后就加入了全球顶级的研究机构——贝尔实验室。

并被斯坦福大学发现,聘请为终身教授,人生也随之走上了巅峰。

消息传回国内,曾经的老师同学无不为她喝彩,然而人们却发现此时的她早已经加入了美国国籍,这个做法引起了广泛的争议。

那么她做出了什么样的贡献才能取得如此耀眼的成绩?又为什么选择加入美国国籍呢?

文本陈述所有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文章部分细节存在艺术加工请注意甄别。

鲍哲南出生于一个科研之家,她的父亲鲍希茂是南京大学物理系著名教授,母亲陈慧兰也是南京大学化学系的资深教授。

在这样一个学术氛围浓厚的家庭环境中,鲍哲南自小就表现出了对知识的渴求和对科学的浓厚兴趣。

她的父母非常重视对孩子的教育,从小就用各种方式培养她对学习的热爱。

每到周末,父母都会带着她去参观校园里的实验室,让她近距离接触各种科学仪器,亲眼目睹一些基础实验。

鲍希茂教授还常常给女儿讲解一些有趣的化学原理,用生动形象的比喻让晦涩难懂的概念变得通俗易懂。

在这种环境的熏陶下,鲍哲南自小就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她不仅课堂学习刻苦认真,而且还喜欢课后阅读一些科普读物,主动去了解更多有趣的知识。

小学时她就有了自己的"小实验室",喜欢动手做一些简单的科学实验,虽然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小差错,但她总是乐在其中。

进入初中后,鲍哲南的科学素养得到进一步提高。她加入了学校的科学实践小组,经常利用课余时间在实验室里做一些小实验。

虽然当时条件简陋,但这份纯真的科学热情却让她在科学道路上越走越远。

到了高中,她已经对高分子化学产生了特别的兴趣,凭借出色的高考成绩,鲍哲南如愿以偿地被南京大学化学系录取。

大学期间,她学习刻苦、钻研专注,很快就成为了化学系的佼佼者。

不过令人遗憾的是,鲍哲南虽然在南京大学表现优异,但却没能完成学业拿到学位。

原因是大三那年,她随母亲的工作到了美国。

虽然放弃了南京大学的学业,但她对化学的热爱从未消减。凭借出众的学习能力和科研潜质,鲍哲南被芝加哥大学化学系破格录取为研究生。

研究生期间,鲍哲南一直专注于高分子材料的研究。

她的硕士论文是关于一种新型高强度高分子纤维材料的研究,提出了一种新颖的共聚合成方法,大幅提高了材料的拉伸强度和模量。

评委们对她的研究给予了极高评价,认为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前景。

硕士毕业后,鲍哲南继续攻读博士学位,开始了对液晶高分子材料的深入研究。

凭借出色的实验能力和创新意识,她在博士期间先后发表了多篇高水平论文,其中就有几篇被国际顶尖期刊《Science》和《Nature》等刊用。

1995年,鲍哲南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了芝加哥大学化学博士学位。她在高分子材料研究领域取得的突出成就赢得了科技界的高度赞誉。

毕业后,她很快就被美国著名的贝尔实验室聘为研究员,从事材料化学和高分子化学研究工作。

在贝尔实验室期间,鲍哲南的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先进高分子材料的设计合成和应用开发领域。她极具创新精神,勇于挑战新领域。

当时正是有机电子学和柔性电子学兴起的时期,鲍哲南很快就着眼于发光高分子材料和导电高分子材料的研究,并在这两个领域取得了重要进展。

鲍哲南在贝尔实验室工作8年期间,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科研成就。她勇于挑战科技前沿难题,在多个领域都做出了开创性贡献。

最著名的,莫过于她攻克了人造电子皮肤这一世界级难题。

它不仅能模拟人体皮肤的基本物理特性,还可集成温度、压力等多种传感功能,实现对外界环境的检测和反馈。

凭借这一突出成就,鲍哲南连同她的研究团队,一共获得了30多项与电子皮肤相关的发明专利。

2001年,她还被贝尔实验室授予"杰出研究员"的崇高荣誉,这不仅是对她在电子皮肤研究领域的巨大贡献的肯定,也是对她多年来科研工作的总体评价和嘉奖。

电子皮肤只是鲍哲南在贝尔实验室期间取得的代表性成就之一。她还在其他多个有机电子材料和柔性器件领域做出了创新性的研究。

在8年的时间里,鲍哲南一共在国际著名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多数具有开创性和权威性。

除了发明专利和学术论文,鲍哲南在贝尔实验室期间还主持了多项政府科研项目和产业界的合作项目。

通过产学研协作,她将前沿基础研究与产业实践紧密结合,为新材料和新技术的产业化铺平了道路,在推动学术成果转化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

2004年,鲍哲南受聘加入斯坦福大学化学工程系,出任终身教授。

这是她从业界转入学界的新起点。在斯坦福,她继续从事有机电子材料和柔性电子器件的研究工作。

来到斯坦福后不久,鲍哲南就与同系的著名教授舍恩合作,共同开展一项关于纳米晶体管的研究。

然而,就在准备以联合通讯作者的身份在《Nature》杂志发表论文之际,令人震惊的事情发生了——另一个研究小组对他们的研究结果提出了质疑,指控其存在造假嫌疑。

接下来的一个多月时间里,鲍哲南和舍恩遭受了巨大的舆论压力和同行的质疑,他们的研究记录和实验数据都受到了严格的审查和调查。

整个学术界对此事高度关注,有人认为如果造假确凿,将是斯坦福大学有史以来最大的科研丑闻。

好在,经过权威机构的全面核查,最终证实是舍恩自己篡改了科研数据,鲍哲南毫不知情。

这次学术质疑虽然给鲍哲南带来了一些阵痛,但丝毫没有动摇她对科学的执着追求。很快,她就带领团队在柔性电子和材料研究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

凭借在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领域的卓越成就,鲍哲南还获得了诸多崇高荣誉和重要奖项。

其中最值得骄傲的莫过于2016年当选为美国国家工程院院士,这被业界视为工程科技领域的最高荣誉之一。

作为一位在学术界才华横溢、成就卓著的科学家,鲍哲南于2018年做出了一个令人振奋的决定——加入美国国籍。

对于出生并长期扎根于内地的她来说,这无疑是一个需要深思熟虑的重大抉择,同时也引起了许多人的质疑。

其实,鲍哲南之所以最终选择入美籍,主要出于对更好的科研条件和学术环境的向往。

作为斯坦福大学的终身教授,虽然她的学术地位已经举足轻重,但相比美国本土人员,外籍身份在获取一些科研资源方面的确还是存在一定障碍。

比如申请政府的科研拨款项目时,外籍身份通常会被排除在首选范围之外;再比如涉及到国家安全和机密技术的研究领域,对外籍人员也常常有所限制。

而加入美籍后,这些限制就会迎刃而解,鲍哲南可以充分利用美国先进的科研条件和资源,为自己的学术事业扫清障碍。

成为美籍并不意味着鲍哲南就此背弃了自己的祖国和文化传统,而只是权衡利弊后作出的一种选择,目的是为了能在一个更加开放自由的环境里追求学术理想。

这一点从她后来的学术发展就可以看出。

在鲍哲南看来,加入哪个国家国籍并不会改变一个人对祖国的热爱和对科学的执着。

她对于后来的一些责难,从未做出任何正面回应,而是用实际行动来为自己正名,用真才实学来征服质疑者。

事实上,加入美籍之后,鲍哲南的科研工作进展更加顺利了。

她获得了更多的研究经费支持,实验室的硬件设施也更加先进,创新研究更加畅通无阻。

正是在这种良好的科研环境下,她在柔性电子皮肤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性进展。

2020年,鲍哲南团队发明了一种全新概念的"电子码",即用超薄传感器阵列制成可延展的柔性电路,几乎与人体皮肤无异,传感灵敏度之高前所未有。

这种智能电子皮肤不仅可以实时监测身体健康状况,还能与机器设备无缝连接,大大拓展了仿生机器人和医疗电子等领域的应用前景。

2022年,鲍哲南又在同一领域取得新的重大突破。

她设计出了一种具有温度感知功能的电子皮肤原型,其中蕴含了人工电子肌肉和神经元的概念,皮肤既能感知外部温度变化又能自主调节温度,并将这些信号高效传递至大脑控制中心。

这种"类脑电子皮肤"被认为是迄今为止人工智能系统对人体最逼真的仿生之作。

凭借上述杰出成就,鲍哲南无疑已经成为全球电子皮肤和智能材料研究领域的顶尖权威和领军人物。

因此,纵观鲍哲南的学术生涯,加入美籍这一决定虽然一度引发争议,但绝对是出于个人职业发展考虑作出的选择,并未动摇她对祖国的热爱和科学家的操守品质,更无损于她在学术道路上取得的不朽成就。

用她自己的话说,自己永远是一位爱国的中国科学家,只是穿着不同民族的外衣而已。

参考资料:

女科学家鲍哲南:大美南京,是我起飞的地方——华夏经纬网

我校87届校友鲍哲楠入选世界顶级学术杂志《自然》年度人物——南京市金陵中学

南大70后校友鲍哲南获世界杰出女科学家奖——人民网

2 阅读:612
评论列表
  • 2024-06-25 12:22

    爱国要体现在行动上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口头上。

    用户11xxx59 回复:
    这句话说的恶心人,他这是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谈天鉴夕朝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