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时评丨“36岁存够300万元‘退休’”等于躺平吗?

中国劳动保障报 2024-05-13 19:50:25

真正有上进心的人、对美好生活充满向往的人,是不会停止前进的,只是前进的方式未必是在某一单位准点上下班

存够300万元之后,王女士决定提前“退休”。她在网络平台上分享了自己的生活,引发大量网友关注,“36岁女子存够300万元‘退休’”的话题也登上热搜榜。她近日告诉媒体,她利用部分存款买了理财产品,每月有八九千元利息,丈夫也在工作,一家人的生活不会受到太大影响。

近年来,存够多少钱就“退休”的新闻不时出现在人们视野中。一名互联网大厂程序员说:“攒够400万元,到40岁‘退休’”;一名财经类自媒体作者称:“把500万元现金存银行,现在就躺平”;多名博主称:“家庭存款达到100万-500万元,基本就可以躺平了”……这种关于存款与“退休”、躺平的话题,都比较吸引眼球。

绝大多数人每月收入相对固定,按部就班工作,到法定退休年龄退休。有些人尚未年老就实现财富自由,将“退休”提上了人生日程。这种不寻常的生活方式,很容易引来热议。

其实,存款达到一定标准未必就能真退休、真躺平。以王女士为例。她有房有车、存款300万元,每月有八九千元利息,其丈夫也有工作和收入,她看似退休了,但并没有躺平。比如,即便不工作,她还坚持阅读,不断充电;她有一个8岁的女儿,她相当于变成了全职妈妈,要为家庭分担责任。

也就是说,王女士存够300万元不工作了,但还在其他方面忙碌着,并不是无所事事、无忧无虑,而是换一种生活方式继续向前、向上。此外,不排除王女士未来在某个时间段重新工作。假如家庭一时需要很多钱,其存款未必够用,需要她再次工作。另外,一旦遇到好的工作机会和创业机遇,她也有可能“复出”。

进而言之,这种“退休”其实只是眼下的决定,未来仍然存在很多不确定性,不能断言这种生活方式意味着退休或躺平。

当前,互联网经济蓬勃发展,提供了很多灵活就业岗位。表面上看,一些宝妈、“早退”人员赋闲在家,过着闲适生活。实际上,他们通过互联网平台从事各种工作或兼职,并非真正的闲人,也就谈不上躺平。而且,真正有上进心的人、对美好生活充满向往的人,是不会停止前进的,只是前进的方式未必是在某一单位准点上下班。

是工作还是提前“退休”,或者存够多少钱再“退休”,每个人都有权利自主决定,别人无权干涉。但值得注意的是,如果没有意识到未来生活的不确定性,只因拥有一定存款就盲目进入“早退”状态或躺平,难免存在风险。

类似“36岁存够300万元‘退休’”的生活方式只是个例,不具有普遍性和可重复性。每个人都应从个人的自身条件和实际情况出发,作出适合自己的人生选择。

作者丨冯海宁

编辑丨邱 曼

0 阅读: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