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港市共同富裕示范发展规划方案

共富云 1周前 (05-05) 阅读数 2 #社会

以“价值共生链”驱动全域共富,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县域样板

一、思想格局:传承改革基因,构建“奋斗者价值共同体”

作为全国首个“镇改市”,龙港始终以“敢闯敢试、创新创业”的改革精神为内核,将共同富裕定义为“全民价值创造与共享的生态循环”。

价值共生理念:以“自我造血—生态反哺”替代传统帮扶,依托印刷产业“每3人中1人从业”的全民参与优势,构建“技能立身、创新致富”的社会共识。例如,林家院社区通过非遗“拢壳”技艺活态传承,使渔民转型为文化传承者,带动人均年增收2万元。

文化认同基石:挖掘“向海而生”的抗倭文化、海运精神,打造“青龙戏珠”城市IP,将非遗剪纸、夹纻漆器等技艺融入社区美育,形成“奋斗即荣耀”的共富文化生态。

制度创新引擎:深化“大部制+数字化”治理,通过“共富大脑”平台动态监测46.5万市民的就业、收入数据,精准匹配政策资源,实现公共服务“10分钟可达”全覆盖。

二、产业格局:双链驱动,激活“全球价值链”

以印刷包装、番茄产业为双核,构建“传统升级+新兴赋能+文旅增值”的立体生态。

印刷包装:从“中国制造”到“全球智造”

技术跃迁:依托北京印刷学院龙港研究院、浙江理工大学高分子材料实验室,推动模内标签国际标准制定,打造全球最大绿色软包装基地。诚德科技研发单一材质可回收包装,外销占比达30%,年减排废弃物超万吨。

文创裂变:发展“印刷+元宇宙”,推出AR互动绘本、可变数据防伪标签,联动协利科技布局亚马逊跨境电商,年产值突破20亿元。

集群效应:建设22个印刷小微园,培育“专精特新”企业20家,形成从设备研发到IP设计的全链条生态,带动就业超10万人。

番茄产业:科技赋能“红色经济”

数字农业:建立“番茄云”溯源平台,应用水肥一体化技术提升品质,品牌溢价提高30%,农户人均收入达5万元。

三产融合:开发“番茄小镇”研学路线,联动沿江现代农业园推出采摘体验、深加工工坊,年接待游客50万人次,衍生产值超亿元。

文旅融合:激活“冷资源”变现力

非遗产业化:建设九龙珠算博物馆、幽兰剪纸工坊,推出《海娃历险记》皮影剧研学课程,年吸引青少年6万人次。

青年创业带:在三园社区打造“洛月星空营地”,引入90后主理人开发“咖啡+书局”业态,带动社区旅游收入增长300%。

三、人才格局:打造“龙港创客”价值标签

构建“技能传承+青创孵化+产教融合”的人才价值转化体系。

“新匠人”培育计划:设立“龙港工匠”评选,对非遗传承人、印刷技师给予最高50万元创业担保贷款,年培养高技能人才500人。例如,青年创业者林城开发环保种子纸,获40万元贴息贷款,产品打入农夫山泉供应链。

青创生态圈:设立2亿元青年创业基金,在印艺小镇建设“人才共享社区”,提供“设备共享+流量扶持”服务包,孵化出“又见市集”“空笺书局”等30个网红项目。

产教融合矩阵:联合温州医科大学、浙江理工大学开设“印刷电商”“农创设计”定向班,推行“企业导师制”,由诚德科技等企业高管带徒授业,年输送人才1000人。

四、管理格局:数智治理护航“公平分配”

以数字化改革实现“精准识别—动态调节—全民监督”闭环。

数据底盘:整合社保、税务等11万市场主体数据,构建“共富指数”模型,实时预警低收入群体并自动触发帮扶政策。

分配创新:推广“宅基地置换+集体土地入市”模式,村集体年均增收300万元,农民股权分红占比达15%。设立共富基金池,每年提取财政收入的5%用于托底安置。

全民监督:聘请“共富体验官”200人,对印艺小镇、未来社区等项目开展第三方评估,治理透明度提升40%。

五、预期成效与品牌输出

至2027年,龙港将实现:

经济跃升:GDP突破600亿元,印刷产业产值达300亿元,培育3家上市企业;城乡居民收入倍差缩小至1.6。

生态价值:建成省级未来社区5个、幸福河湖10条,创成国家级生态文明示范区。

文化标杆:非遗研学接待量超100万人次,输出“中国印刷城·共富样板”“青年创业理想地”等IP。

结语:龙港以“敢为天下先”的胆识,让印刷机的轰鸣与番茄田的生机交响,使非遗技艺在青年手中焕新,让改革基因融入共富血脉。正如创业者所言:“在龙港,每一张标签都印着奋斗者的名字,每一粒番茄都凝结着共享的甘甜。”这座“为自己造血、为他人输血”的城市,正以“青龙腾海”之势,书写“人人出彩、家家丰盈”的共富新篇,为新时代县域发展立下“敢闯敢富”的龙港宣言。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共富云

共富云

一起共同共富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