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六军团被改编成359旅,旅长并非萧克王震,而是一位背景深的人

星瑞看历史 1天前 阅读数 7 #历史

说到红六军团改编成359旅,大家第一反应可能是萧克或者王震,毕竟这两位在红二方面军和359旅的历史里名气更大。可实际上,359旅的首任旅长不是他们,而是陈伯钧,一个背景很深、经历扎实的红军老将。

这事听起来有点意外,但细挖一下历史就知道,陈伯钧能当这个旅长还真不是偶然的。他的资历、能力和跟毛泽东的关系,都让他成了这个位置的不二人选。

陈伯钧,1910年11月26日生在四川达县(现在叫达州市达川区)一个普通农民家里。小时候家里穷得叮当响,但他挺聪明,先在村里私塾念了点四书五经,1916年上了小学,1923年考进万县省立第四师范学校。

那时候新文化运动正火,他接触到进步思想,搞学生运动,反帝反封建,闹得太猛被学校开除了。这事儿没把他吓回去,反而点燃了他的革命火苗。

1926年,他考进武汉中央军事政治学校,也就是黄埔军校第六期。这地方是革命的摇篮,他在这儿学军事,还接触到马克思主义。1927年5月,他在平定夏斗寅叛乱的战斗里表现突出,直接在咸宁前线入了共产党,从此一头扎进革命。

之后他本来要参加南昌起义,结果在九江被张发奎扣了,脱险后跑到高安,加入第20军独立团,干过团部副官和新兵训练处主任。同年9月,他跟着毛泽东搞湘赣边界秋收起义,当了个排长。

起义没成,部队转战井冈山,他就跟着上山了。在井冈山,他干过不少基层活儿,动员群众、巩固根据地,苦活累活没少干。1928年春,他在红四军教导队当区队长,结果出了个意外——他弄了支旧手枪,擦枪时走火,把教导队队长吕赤给误杀了。

这事儿闹大了,有人喊着要毙了他。毛泽东查清楚后觉得他是无心之失,又是个能打仗的人才,最后罚了20鞭子了事。这件事不仅保住了他,还让他对毛泽东感激得不行。

中央苏区时期,他从连长干到红十五军军长,打过漳州战役、南雄水口战役,五次反“围剿”都上了场。不过那时候博古和李德瞎指挥,他因为跟毛泽东关系近,也挨了批,憋了一肚子气。

长征开始后,他当红五军团参谋长,跑前跑后协调部队,差点没累死。1935年红一、四方面军会师,他被派到红四方面军红九军当参谋长,发现张国焘想搞分裂,直接当面怼,结果被张国焘整去红军大学教书。

1936年红二、四方面军会合,他跟萧克、王震聊了张国焘的问题,之后被调去当红六军团军团长。毛泽东还特意给他写了封信,说“为红军庆得干才”,这让他挺感动的。

红六军团怎么改编成359旅?

1937年8月,国共合作抗战,红军主力改编成八路军,分成115师、120师、129师三个师。红二方面军的红六军团是萧克、王震他们一手带出来的,改编后归到120师下面,成了359旅。

按理说,萧克或者王震当旅长都说得过去,可毛泽东偏偏挑了陈伯钧当首任旅长,王震当副旅长,萧克去当120师副师长。这事儿咋回事呢?

红六军团改编的时候,部队在陕北,兵力大概3000多人,下辖717团和718团,团长分别是刘转连和文年生。改编后,359旅的任务是既要准备上前线打日本鬼子,又得留一部分人守陕甘宁边区。陈伯钧上任后,马上整顿部队,抓训练、讲纪律,忙得脚不沾地。

1937年9月,359旅一分两半,王震带717团和旅直属营2100多人东渡黄河,去山西抗战前线,陈伯钧带着718团和部分直属部队留在后方,守边区、修工事、练新兵。那时候国民党地方武装老来捣乱,他还亲自带队收拾过几回,挺稳得住局面。

为啥选陈伯钧当旅长?一是毛泽东觉得他靠得住,他在井冈山那会儿就得了信任;二是他黄埔出身,又有红军实战经验,指挥能力和资历都够格;三是萧克级别高,适合干师一级的工作,王震更擅长冲锋陷阵,副旅长正好磨练他。

陈伯钧这人呢,既能打仗又稳当,旅长这活儿干得顺手。不过他这旅长没干多久。1937年10月,毛泽东把他调回延安,聊了一宿抗战的事儿,觉得他搞军事理论和规划也挺在行。

1938年1月,陈伯钧就去了抗日军政大学当训练部部长,359旅旅长让王震接了。他在359旅也就干了几个月,但部队初期的整编和边区防御他没少出力。后来抗大的工作让他从带兵打仗转到培养干部,也算发挥了他的长处。

陈伯钧后来的路咋走的?

离开359旅后,陈伯钧的事业也没停下。1938年12月,他当抗大二分校校长,教游击战和军事理论,带出一堆干部。1940年他在八路军军政学院干活,写了《八路军简史》,挺有影响力。1943年,他当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副参谋长,负责边区防御。

抗战赢了后,他被派到东北,当冀东军区司令员,打日伪军。1946年,他还跑去北平军事调处执行部热河小组当中共代表,想通过谈判缓和国共矛盾,可惜没成。

内战一打起来,他干过合江军区司令员、东北野战军第一兵团副司令员,辽沈战役、平津战役都参加了。1949年,他带第四野战军第四十五军进湖南,当湖南军区副司令员,忙着剿匪、稳地方。

新中国成立后,他转去搞军事教育。1950年,他当军事学院训练部副部长,1955年升副院长,1956年当代院长,弄教材、改教学,军队现代化他出了不少力。

1955年他被授了上将军衔,还拿了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57年起,他干高等军事学院副院长,后来当院长,一直到1965年。

晚年他写回忆录,把井冈山和长征的事儿记下来,挺珍贵。1974年2月6日,他在北京病逝,63岁。总的来说,陈伯钧没萧克、王震那么出名,但他的经历和贡献一点不逊色。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星瑞看历史

星瑞看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