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回,轮到中国武器出风头了!美媒透露:有“4国”可能很快抢购
5月7日晚上,那场被军事专家们称为“史无前例”的空战,越来越多的细节浮出水面。
让大家直呼“没想到啊”!
CNN报道中,引用了美国知名智库“亚太基金会”一位军事专家的大实话:
“印巴之间只要一打仗,就等于是给中国武器办了个实战演习场。”
这话一点不夸张!
这次冲突之前,美国、欧洲和印度对中国武器到底行不行,其实心里没底。
西方军事专家常常抹黑我们是“花架子”——参数好看但实战不行。
这回真是啪啪打脸!
历史性的一刻根据现在流出的消息,巴基斯坦空军用歼10CE发射PL-15E空空导弹。
一口气打下了三架“阵风”!
更爆炸的是,5月10号,巴方还宣称枭龙战机又干掉了一套价值15亿美元的俄罗斯S-400防空导弹系统。
这要是真的,那可是历史性的一刻!
S-400是啥?
那是俄罗斯的“国宝级”防空系统,从来没在实战中被摧毁过。
2012年珠海航展上,中国展出了一款叫CM-400AKG的导弹(也就是鹰击12的出口版本)。
这款导弹有什么特别之处?
时速高达6740公里(5.5马赫),比子弹快得多。
最远能打250公里,携带150-200公斤炸药,足以造成严重破坏。
最关键的是——价格便宜:
每枚不到200万美元。
按国际标准,只要速度超过5马赫(约6125公里/小时),就算是“高超音速”武器了。
这意味着这款价格不高的导弹,已经跻身高科技武器行列。
再看看那些昂贵的防空系统:
美国的爱国者、以色列的铁穹、俄罗斯的S-400,动辄就是几亿到十几亿美元。
一套完整的高端防空系统包括:
先进雷达设备(几亿美元)
指挥控制中心(上亿美元)
多个发射装置(每个几千万美元)
拦截导弹(每枚300-500万美元)
加起来,一套系统轻松就到了15亿美元。
如果进攻方发射10枚导弹,总共不到2000万美元。
而防守方即使成功拦截,也要花3000-5000万美元,更不用说可能损失的15亿系统了。
这种成本比例(最高可达1:750)实在太悬殊了。
长此以往,即使是军费最充足的国家也会感到吃不消。
为什么巴基斯坦能做到这一点?巴基斯坦只出动了40多架飞机,却顶住了印度70多架飞机的攻势。
这是怎么回事?
为什么巴基斯坦能做到这一点?
当消息传出“巴基斯坦的枭龙战机成功摧毁了印度的S-400防空系统”时,许多军事专家都感到震惊。
一款被认为是“经济型”的三代战机,怎么可能挑战被誉为“世界最强防空系统”之一的S-400?
答案就在于:
中国的“体系化作战”思想。
巴基斯坦建立了完整的信息化作战系统。
这像是一张大网,把所有作战单位连在一起,信息能立即共享。
这不是武器对武器的较量,是系统对系统的碾压。
“一个好汉三个帮”。
中国军事专家强调的“不以单一武器论长短”。
其实就是告诉我们:
单个再厉害的武器,也打不过一套配合默契的武器体系。
枭龙战机之所以能够挑战S-400,就像是一场精心设计的团队作战:
可能有电子战飞机充当眼镜蛇,让对方雷达看不见
可能有无人机当诱饵,引开对方的注意力
可能有情报人员,提前得知对方防守漏洞
可能有通信干扰设备让对方“队员之间”无法沟通
这种组合拳比单一的“重拳”更有效。
巴基斯坦国防部曾透露的一笔军购,让军事专家们都不得不称赞其性价比之高:
花1亿美元买了60枚CM-400AKG导弹,平均每枚仅167万美元。
而且据报道,巴方还享受了“买5送1”的优惠。
这种在高端武器交易中罕见的促销,更像是我们熟悉的家电促销模式。
巴基斯坦购买这批导弹并非随意,而是有着明确目标——应对印度日益增长的航母威胁。
要知道,一艘现代化航母造价惊人:
印度最新的“维克兰特”号航母,造价约30亿美元。
美国最新的“福特”级航母,造价更是高达130亿美元。
而巴基斯坦,如今只需花1亿美元,就获得了理论上可以威胁多艘航母的火力。
CM-400AKG导弹最令防御方头疼的,是它在飞行最后阶段会执行的“几秒钟机动动作”。
这几秒钟的机动能力,大大提高了导弹突破防空系统的几率。
中国军工的一次天然广告自1979年中越边境冲突、1982年英阿马岛战争、1991年海湾战争以来。
世界上虽然局部冲突不断,但缺乏两个装备现代化武器的正规军之间的大规模交锋。
这导致武器销售主要靠“参数竞赛”:
“我们的雷达探测距离300公里!”
“我们的导弹射程400公里!”
“我们的坦克装甲厚度相当于800毫米均质钢板!”
这些数字虽然听起来很专业。
但军事专家都知道,实战表现受到太多因素影响,纸面参数往往会“缩水”。
现在,通过印巴冲突,中国武器也有了自己的“实战简历”,这在推销时是无价的资本。
历史上看,军事技术的革命性进步往往会改变战争格局。
欧洲殖民者用火枪击败了土著人的弓箭,二战时德国闪电战击败了传统防线。
今天,信息化作战成为决定性因素。
这场空战给西方国家上了一课:
中国武器的真实实力被严重低估了。
JF-17“枭龙”战机造价才1500-2000万美元,只有印度阵风战机的四分之一(阵风要8000万美元一架),却能打出这样的战果。
这不是“性价比之王”是啥?
高超音速武器,可能彻底改变未来战争。
这种导弹速度快得吓人(5-10马赫,就是音速的5-10倍),快到现有防空系统基本就是“看着它飞过去”。
连S-400这样的顶级防空系统,都扛不住。
说明传统防空理念可能要被颠覆了。
全球各国都得重新考虑怎么保护自己的领空了。
这次印巴冲突,无疑是中国军工的一次天然广告。
武器一旦在实战中证明了自己,销量就会暴涨。
比如以色列的无人机,因在中东战争中表现出色而畅销全球;
美国的“爱国者”导弹因在海湾战争中,成功拦截伊拉克导弹而名声大噪。
这回,轮到中国武器出风头了。
CNN报道指出,此次空战后,中国武器系统的国际声誉得到极大提升。
阿尔及利亚、埃及、伊拉克和苏丹这4个国家,可能会抢购中国武器。
大赢家,中国还记得1991年的海湾战争吗?
那时的电视画面上,美军的智能炸弹精确地穿过窗户,伊拉克的坦克在沙漠中被远距离摧毁。
观看这些画面的中国军事专家们惊了——原来现代战争已经变成这样了!
如今,印巴冲突中发生的一幕,又给全世界上了一课。
中国军工业几十年来默默发展,却经常被西方媒体贴上“山寨”、“抄袭”的标签。
今天,憋了一肚子气,终于出了口。
“是中国人昂眉吐气的时候了。”
这句话背后有太多历史的沉重。
翻开近代史:
1840年鸦片战争,轮船大炮打败了刀枪弓箭
1894年甲午战争,刚买来的军舰被日本击沉
1937年抗日战争,用步枪对抗轰炸机
1950年代,核威胁下的“小米加步枪”
每一个中国人都知道这段“挨打”的历史。
这次事件也向那些可能低估中国军事能力的国家发出了一个明确信号:
别再用老眼光看中国了。
这次实战给中国军工发展提供了一个关键的确认:
“我们的路子是对的!”
当前,印巴冲突还牵动着大国的神经。
中国作为巴基斯坦的“铁哥们”。
虽然公开呼吁双方冷静,但巴方用中国武器打了胜仗,无疑会让中巴关系更铁。
美国则骑虎难下。
一方面,美国近年来拼命拉拢印度,希望它牵制中国;
另一方面,巴基斯坦长期是美国反恐的重要伙伴。
这次冲突中,美国只能模糊其辞,呼吁各方保持克制。
随着更多消息曝光,这场“史无前例”的空战肯定会继续引发全球热议。
不管最后真相如何,有一点已经明确:
中国武器不是吹出来的,而是真刀真枪打出来的!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