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3日,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宣布,欧盟已向乌提供59亿欧元援助,其中部分资金来自被冻结的俄罗斯资产收益。 这笔钱能落地,说白了就是欧盟援乌的步子没停。泽连斯基一边说这是俄罗斯“打这场仗该付的代价”,一边还催着欧盟赶紧定下来,把冻结的资产都用上。 表面看这是一笔简单的援助款,背后藏着的其实是打破国际规则的风险博弈。泽连斯基口中“该付的代价”,在俄罗斯眼里就是明晃晃的“掠夺”,俄方早就放话这是偷盗行为,肯定会用同样方式还击。要知道西方冻结的俄罗斯资产可不是小数目,总共得有3000亿美元左右,光欧盟境内就冻了超2000亿欧元,大部分存在比利时的欧洲清算银行里。 现在欧盟只是动用了这些资产产生的收益,还没碰本金,但这已经是从“冻结”到“挪用”的关键一步。今年前7个月,欧盟就已经从俄资产里转走101亿欧元给乌克兰,这次的59亿不过是后续动作。泽连斯基想让欧盟把全部冻结资产都用上,可他没考虑到,欧盟内部其实早就吵成一团。波罗的海三国和波兰喊得最凶,全力支持援乌, but 德国、法国这些核心国家却顾虑重重,比利时更是直接反对,毕竟大部分冻结资产都在它家地盘上,怕被俄罗斯报复,还担心吃国际官司。 更有意思的是西方一直标榜的“私有财产不可侵犯”,现在这套说辞彻底站不住脚了。本来国与国之间再怎么有矛盾,主权资产都该受国际法保护,可现在欧盟硬是把“安全保险箱”变成了援乌“提款机”。这事儿让不少国家都慌了神,谁也不敢保证以后自己的海外资产会不会因为政治分歧被随便冻结挪用。所以现在很多国家都在悄悄调整外汇储备,减少美元和欧元的比例,转而买黄金或者用本币结算,全球“去美元化”的步子都被这事儿加速了。 俄罗斯也不是软柿子,早就开始反制了。普京已经签署总统令,对不友好国家在俄的资产实施临时管理,像德国、法国企业在俄的工厂都被列入重点清单,价值足足有500亿美元。西方在俄罗斯的资产总共得有1200亿欧元,真要是彻底撕破脸,俄罗斯直接没收这些资产,损失的就是西方企业了。之前俄方还建立了“C类账户”,不友好国家的投资者资金都得进这个账户,想取钱都得经过俄政府审批,反制手段一套接一套。 欧盟这么干其实也是有苦衷,连续两年多援乌,很多国家的财政都扛不住了。德国、法国的赤字都快突破3%的警戒线,小国更是拿不出更多钱。所以才想出动用俄冻结资产这个“省钱招”,既不用自己掏太多腰包,又能继续支持乌克兰。可这根本就是饮鸩止渴,短期看似解决了援乌资金问题,长期却砸了自己的金融信誉。 这场围绕千亿资产的博弈,早就不是简单的援乌问题了。它打破了国际社会默认的资产安全规则,让全球金融秩序都面临信任危机,还让各国之间的对立越来越深。靠挪用别人的资产来延续冲突,终究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最后受损的还是全世界的普通民众。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欧洲对乌援助 法国对乌援助 北约援乌动态 美援乌资金 西方援乌政策 英国对乌援助 欧盟资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