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大票的持续调整资金有风格转换的迹像。 1. 估值高位+监管“降温” 经过今年以来的单边上涨,多只科技龙头静态市盈率突破300倍,触发交易所两融折算率归零的风控规则,券商被迫下调杠杆,导致部分资金被动撤出,形成“越涨越卖”的负反馈 。 2. 资金高低切换,游资弃“大”做“小” 两市成交量连续萎缩,而涨停个股依旧密集,说明活跃资金以游资、融资盘为主。这类资金偏好市值小、进出容易的标的,对动辄千亿市值的科技大票“撬不动、也不愿撬”,转而反复轮动中小票题材,进一步抽离大票流动性 。 3. 宏观扰动与风格再平衡 外部美元走强、外资风险偏好下降,高估值成长股首当其冲;内部市场则借银行、公用事业等高股息板块做防御,形成“大票跌、小票涨”的跷跷板效应 。叠加三季报后缺乏新的业绩催化,科技大票进入“估值消化+筹码整理”阶段。 短期仍以震荡换手为主。若后续成交量继续萎缩,科技大票或仍有回踩空间;一旦放量回升,率先企稳的仍是AI算力、半导体设备等前期资金沉淀最深的方向 。
科技大票的持续调整资金有风格转换的迹像。 1.估值高位+监管“降温” 经过今
我方正在输入中
2025-11-14 15:42:25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