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25年10月,我国金融体系继续保持稳健运行,社会融资规模与货币供应量保持合理增长,信贷结构持续优化,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稳步提升。一、社会融资规模保持平稳增长,结构持续优化2025年1-10月,社会融资规模累计增量达30.9万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3.83万亿元,显示金融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稳固。截至10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达437.72万亿元,同比增长8.5%。从结构上看,政府债券净融资规模达11.95万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3.72万亿元,成为支撑社融增长的重要因素;非金融企业通过境内股票市场融资3863亿元,同比多增1875亿元,直接融资渠道持续拓宽。同期,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14.52万亿元,虽较上年同期略有回落,但仍是实体经济融资的主要来源。二、货币供应量增速稳定,流动性保持合理充裕10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为335.13万亿元,同比增长8.2%,反映市场中长期流动性总体充裕。狭义货币(M1)余额达112万亿元,同比增长6.2%,显示企业短期资金活跃度保持稳定。流通中货币(M0)余额为13.55万亿元,同比增长10.6%。2025年前十个月累计净投放现金7284亿元,有效满足了社会公众的现金需求。三、存贷款总量稳步提升,信贷结构持续改善在存款方面,前十月人民币存款累计增加23.32万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增加11.39万亿元,居民储蓄意愿依然较强;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增加6.66万亿元,显示金融市场主体资金状况良好。截至10月末,人民币存款余额达325.55万亿元,同比增长8%。在贷款方面,前十月人民币贷款累计增加14.97万亿元。从部门看,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13.79万亿元,其中中长期贷款增加8.32万亿元,表明企业对未来发展的信心增强,投资意愿提升;住户贷款增加7396亿元,其中中长期贷款增加1.26万亿元,居民购房等长期信贷需求保持稳定。10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为270.61万亿元,同比增长6.5%,信贷投放与经济增长需求基本匹配。四、市场利率稳中有降,跨境人民币使用稳步推进10月份,银行间人民币市场同业拆借加权平均利率为1.39%,质押式回购加权平均利率为1.4%,两项利率均较上月和上年同期有所下降,表明市场资金供给充裕,融资成本保持在合理区间。同期,经常项目下跨境人民币结算规模为1.41万亿元,直接投资项下跨境人民币结算金额为0.65万亿元,人民币在跨境贸易和投资中的使用继续稳步推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