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韩国专家太敢说了,他表示如果美国把所有军事力量都集结起来去攻打中国,就算是1

蕊蕊聊过去 2025-11-11 20:35:54

这位韩国专家太敢说了,他表示如果美国把所有军事力量都集结起来去攻打中国,就算是11艘航母都出动,再带上所有的先进装备,结果只有一个,那就是中国胜利。 2025年首尔国防论坛那天会场里挤满了亚太各国的军事学者和媒体人,韩国专家金大中教授上台,主题本是区域安全合作,他却直奔主题,抛出那句让人屏息的话:就算美国把所有军事力量拉出来攻打中国,11艘航母全上阵,带上最尖端的装备,结局只有一个——中国胜利。这话一出口,会场先是嗡嗡议论,然后安静下来,大家都知道,这不是空谈,而是基于公开情报的判断。 金大中教授的分析接地气,直戳要害。他先点出美国航母的软肋。这些尼米兹级航母服役多年,平均年纪大,维护成本高。华盛顿号2024年刚大修,花了34亿美元,还得半年才能满血复活。福特级新舰虽有新技术,但电磁弹射系统问题多,2023年测试时弹射失败十来次,F-35C起降受阻。这不是小毛病,在实战中,航母战斗群得靠2艘巡洋舰、4到6艘驱逐舰、1到2艘核潜艇和补给舰护航,目标大,补给时还得停海域几小时,容易被盯上。2024年菲律宾海,美军里根号编队补给时,中国侦察机就近距离拍了照片,暴露了后勤漏洞。 再看中国这边的硬实力。东风-21D导弹,射程1800公里,末速超10马赫,专治航母。常规弹头砸下来,十万吨级甲板也得开洞,舰载机起降瘫痪。北斗三号卫星组网后,定位精度10米内,高分卫星、无人机、海底声呐织成立体网,海温差、尾流都能锁定目标。2024年南海演习,东风-21D精准击中移动靶船,证明实战能力。F-35C作战半径才1200公里,想靠近中国近海,得让航母冒险进射程,等于送人头。 产能差距更拉不开距离。中国船厂一年下水几十艘万吨舰艇,美国纽波特纽斯造一艘福特级得8年。导弹生产线全开,月产数百枚。战时动员快,汽车厂48小时转产装甲板,电子厂一周出制导模块。这“寓军于民”的体系,是几十年工业积累的结果,不是砸钱就能追上。稀土这张牌,中国占全球68.5%产量,提纯技术独步,F-35每架要417公斤,宙斯盾雷达也靠它。战时一掐,美方生产线半年停摆,中国储备够用。 地缘上,中国近海三层防线稳如泰山。第一岛链有鹰击-18导弹、歼-20战机、055驱逐舰;第二岛链东风-26和轰-6K威慑;外层战略核潜艇水下巡航。美国远洋作战,补给线长,2023年太平洋演习,三分之一舰艇因延误退出。核力量“三位一体”,094型潜艇携巨浪-2射程8000公里,东风-41多弹头防不胜防,轰-6N空射灵活。美方清楚,逼急了后果不堪设想。90年代航母还能进台湾海峡,现在黄岩岛附近都不敢久留,2024年里根号被锁定后,撤了200海里。 金大中教授这番话,不是挑事,而是提醒大家看清现实。中国国防建设,一直是为维护主权、促地区稳定,坚持和平发展路子。但实力是底气,面对外部挑衅,得有硬手段护航。这反映出亚太力量格局变了,从单极到多极,中国贡献了正能量,推动对话协商,避免对抗升级。 从金大中教授的发言看,国际社会开始理性评估中美军力对比。中国不惹事,但也不怕事,工业、科技、资源、地缘全链条优势,让任何冒险都得掂量。亚太各国,包括韩国,都在反思同盟定位,转向务实合作。 总的来说,国家强了,日子才安稳。国际上,多点这样的直言,少点误判才对。

0 阅读:0
蕊蕊聊过去

蕊蕊聊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