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人遗忘的“中国疫苗之父”! 汤飞凡是中国投身病毒学研究的第一人,被后人尊称为“中国疫苗之父”。他一生深耕疫苗研发,每个中国人身上至少有5种疫苗中浓缩了他的智慧。 1897年7月,汤飞凡出生在湖南省醴陵县,1921年,汤飞凡从湘雅医学专门学校毕业,后又考进北京协和医学院,获得医学博士学位。1925年,他获得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邀请赴美深造。3年后,汤飞凡毅然决定回到国内,靠着自己捐赠的设备,建立起了一个简陋的实验室。从此,中国有了自己的病毒学学科。 1941年,正值我国抗战最艰苦的时期,我军中有许多受伤的士兵因伤口发炎没有药物处理而死去。可由于西方人都不愿分享青霉素的生产工艺。,汤飞凡不畏困难,自己设计设备,建立青霉素的实验室。终于在一只旧皮鞋上发现的一团绿色的霉菌,他成功的从这团霉菌中分离出了能产生青霉素的菌种,就仅凭这个菌种,汤飞凡制造出了我国的第一支青霉素,打破了国际垄断。 新中国成立的前夕,汤飞凡拒绝了自己岳父让他去台湾省的邀请。他的岳父何键是国民党上将,他若留在大陆,对他的政治影响不言而喻,但他仍然选择留下;不久,他又收到美国的邀请,可在临上飞机的时候,他改变了主意留在国内。他说:“我是炎黄子孙,我应该为自己的祖国效劳”。 50年代的中国,农村地区沙眼的发病率高达80%,可谓是“十眼九沙”。汤飞凡决定攻下这座大山。 1956年8月10日,汤飞凡终于培养出了世界上第一株沙眼病原体。为了验证分离出的沙眼的病原体。汤飞凡冒着失明的风险以身试毒。他命令助手将沙眼病原体滴入了自己的眼睛。他的双眼很快就肿得像核桃一样,出现了明显的沙眼临床症状。别人都替他难受,他却非常高兴。在随后的40天里,他坚持不做任何治疗,收集了一批十分可靠的临床数据,无可置疑地证明了他研制的沙眼病毒对人类的致病性。 遗憾的是在1958年,汤飞凡被扣上了莫须有“国际间谍”的罪名,再加上他的岳父何键是国民党上将,他又被批为“特务”。在当时的那个年代,谁都承受不起这两顶帽子,何况汤飞凡只是一介书生。1958年9月30日,汤飞凡自尽而亡,年仅61岁。 1961年,中国比世界率先16年让天花消失,1979年,原卫生部对汤飞凡平反。1981年,沙眼防治组织大会为汤飞凡颁发了防治沙眼金质奖章,1982年,中国追授汤飞凡成功分离沙眼衣原体科学发明奖。 致敬中国第一代病毒学家,救人无数,国士无双的汤飞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