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帆:不只是“杨夫人”,更是实力派学者 在大众视野里,翁帆身上最显著的标签往往是“杨振宁的妻子”。但深入了解后,你会发现,她凭借自身扎实的学术经历,早已在学术领域站稳了脚跟。 读博期间,翁帆可没闲着。她一头扎进西方建筑史的研究中,陆续发表了《“初始原则”与约翰·索恩的建筑创作》等专业论文,还撰写了《英国乔治时代建筑师索恩作品中体现的“个性说”探》。从这些论文题目就能看出,她研究的是建筑史领域非常具体、深入的方向,绝不是泛泛而谈、空洞无物的内容。 翁帆和杨振宁的合作成果也十分丰硕。2008年,他们合著了《曙光集》,之后又一起出版了《晨曦集》。这些书里不仅有杨振宁的学术思考,也有翁帆在整理过程中融入的独到见解。2021年,两人合著的《对称与不对称》更是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著作奖,这可不是随便挂个名就能获得的荣誉,背后是实实在在的努力和付出。 除了学术著作,翁帆还积极参与跨领域的学术传播工作。她翻译过COP15的主题歌曲MV,还改编了冬奥宣传曲的英文版。这些工作看似和传统学术研究不太一样,但其实很符合高校“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的岗位要求。 外界总喜欢拿“杨夫人”的头衔来谈论翁帆,却忽略了她自身扎实的学术功底。她读硕士时,毕业论文《论许渊冲的诗学翻译思想》在匿名评审中获得了高分。为了做好这篇论文,她还亲自向许渊冲请教,这种认真做学问的态度,和那些只想走捷径的人有着天壤之别。 从翁帆读博期间选择西方建筑史作为研究方向就能看出,她并非依附于杨振宁的物理学研究,而是在努力开拓属于自己的学术领地。 翁帆能在清华的学术环境里立足,靠的是博士学位这个基础,更靠的是一篇篇论文、一本本著作积累起来的学术资本。她确实是杨振宁的妻子,但这只是她众多社会身份中的一个。更重要的是,她是一位拥有独立学术成果、完全符合高校用人标准的优秀学者。我们应该用更客观、更全面的视角去认识她,看到她在学术道路上的努力和成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