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毛人凤下令枪毙地下党朱君友,朱君友觉得没命了,就把自己的衣服都送了人

熹然说历史 2025-11-01 22:53:47

1949年,毛人凤下令枪毙地下党朱君友,朱君友觉得没命了,就把自己的衣服都送了人。没想到枪决前一晚,竟被两个国民党特务头子给救了! 1949年12月的成都,一份36人的处决名单摆在了毛人凤面前。他提笔批下”一律枪决”四个字。其中一位名叫朱君友的年轻人,已经把自己的衣物分给了狱友,准备慷慨赴死。可就在枪决前一晚,他被人从死囚牢里带了出来。这背后究竟发生了什么? 说起朱君友,很多人可能不太熟悉这个名字。但提到成都十二桥惨案,了解那段历史的人都会倒吸一口凉气。1949年,35位革命志士在那里惨遭杀害,而朱君友是36人死刑名单中唯一活下来的人。 朱君友1917年出生在成都一个富裕家庭,他家在当地经营煤炭生意,家产丰厚,人称”朱半城”。按理说,这样的家境完全可以让他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可这个年轻人偏偏不走寻常路,1938年读中学时就参加了成都大众抗敌宣传团,开始接触进步思想。 1945年从四川大学法律系毕业后,朱君友的革命工作越做越深入。他每天晚上在家收听广播,整理成情报第二天交给地下党。1946年,经人介绍加入中国民主同盟,还负责财务工作。他和哥哥合办了个建筑社,表面是做生意,实际上是地下党的联络点。朱君友从家里往外转移资金支持革命活动,这事儿瞒不住,父亲很快就起了疑心,开始管他管得很严,钱也不给了。但朱君友根本不在乎,继续干他的革命工作。 1949年11月的一个晚上,朱君友带着情报和进步书刊经过成都玉带桥,碰上了国民党特务搜查。那些文件被翻了出来,当场就被抓了。关进玉带桥稽查处后,特务们对他用尽了各种刑罚,想逼他招供。朱君友硬是一个字都不说,特务们累得够呛,只能在档案上写”态度顽固”。后来他被转到将军衙门的省特委会看守所,和不少同志关在一起。 这时候国民党已经是强弩之末了,重庆刚被解放军占领,成都也岌岌可危。12月3日,毛人凤逃到成都后,在军统蓉站开了个会。会上,手下人送来一份36人的名单,都是被关押的重要政治犯。毛人凤看了看,提笔就批”一律枪决”,让人送给四川省政府主席王陵基。王陵基也不含糊,直接批了”如拟”两个字,意思是按你说的办。 朱君友的名字就在这份名单上。12月6日深夜,牢房门开了,特务叫他出来。朱君友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就把自己仅有的几件衣物分给了同牢的难友。走过别的牢房时,和战友们互相看了最后一眼。大家心里都明白,这一别就是永别了。 可走出牢门,朱君友看到了两个意想不到的人——他的妻兄杨夷甫和徐季达。需要说明的是,标题里说的”两个国民党特务头子”其实不太准确。杨夷甫是朱君友妻子的哥哥,当时是国民党四川省行辕上校。徐季达是杨夷甫表弟徐中齐的弟弟,徐中齐才是特务头子。这两个人能出现在这里,全是因为朱君友的父亲朱茂和想方设法托关系。杨家在成都军政界还有些影响力,朱茂和利用这层关系,花了十根金条贿赂特务,才把儿子从死囚牢里救了出来。 就在朱君友脱险的第二天晚上,惨案发生了。12月7日深夜,特务们把剩下的32名革命志士押上刑车,拉到十二桥西南的乱坟坝,在防空壕里用刺刀和手枪全部杀害。这些人中有地下党员,有民盟成员,有进步学生,都是为了革命理想而奋斗的人。朱君友成了这份死刑名单上唯一的幸存者。 12月27日成都解放后,朱君友回到家中,第一时间向组织汇报了狱中情况。1950年初,成都市军管会组织挖掘烈士遗骸,举行了盛大的公祭活动。朱君友站在人群中,看着战友们的灵柩,心里说不出的难受。 新中国成立后,朱君友没有因为自己是十二桥惨案的幸存者就要什么待遇。1965年,他进了成都市东城区环卫局工作,这一干就是十几年,直到1982年退休。退休后,他经常到学校、机关讲述那段历史。每年清明,他都去十二桥烈士陵园扫墓,在战友墓前站很久。 2004年10月11日,朱君友因病在成都去世,享年87岁。他生前常说,自己能活下来纯属侥幸,和那些牺牲的战友相比,受点委屈根本不算什么。如今十二桥烈士陵园已经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每年都有很多人去缅怀先烈。朱君友的故事也成为那段历史的重要见证。 历史不会忘记那些为新中国献出生命的英雄,也不会忘记朱君友这样的幸存者。他用余生铭记着战友,也让后人记住了那段血与火的岁月。对于这段历史,您有什么想说的吗?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分享您的看法。

0 阅读:94

猜你喜欢

熹然说历史

熹然说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