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普京走了,战争没停,核按钮更乱了 今天是2025年11月1号,如果普京总统真的在这天之前突然离世,很多人会松一口气,觉得这场战争应该结束了,但现实情况并非如此,普京总统的离去反而可能让局面变得更糟,因为普京总统不只是俄罗斯的总统,他还像一个刹车片那样,能够控制住那些想要扩大战争的人。 以前人们总以为,只要普京下台,俄罗斯国内就会有人出面停止战争,其实情况完全相反,这几年一直是普京在压制军方不要采取过激行动,比如北约向乌克兰输送武器,明明越过了普京设定的红线,他也没有动用全部军事力量进行回击,这不是因为普京软弱,而是他清楚全面开战对各方都没有好处,现在如果普京失去权力,就没人能管得住那些主张强硬的军方将领。 在接班的人里,梅德韦杰夫说话很严厉,常说要“清算西方”,其实是为了争取选票,久明上将更麻烦,他从保镖做到将军,习惯用武力处理问题,米舒斯京显得务实,但经济受军工拖累,连撤军的钱都拿不出,谁提出和平主张,就被当成叛徒对待,所以在权力交接过程中,肯定有人会通过打仗来树立威信。 军队那边早就已经不听从指挥,2018年专门成立了一个负责心理战的部门,每天向士兵灌输“敌人就在外面”的想法,2023年瓦格纳集团的人差点闹出。 老百姓表面支持和平,实际并非如此,民调显示超过六成人愿意谈判,但同时近八成民众支持继续作战,这表明人们并非反对战争,只是觉得耗费太大,一些极端组织早已公开主张用战术核弹打击乌东地区,这些声音目前被压制着,等到普京下台后,它们很快就能成为主流呼声。 最让人担心的是核武器问题,俄罗斯军队掌握着五千多枚核弹,其中不少部署在前线部队,目前只有普京能够下达使用命令,一旦普京离开岗位,没有法定的接替者,2024年库尔斯克战役那样激烈的战况中,俄军都没有轰炸乌克兰电厂,就是担心局势失控,如果换其他人掌权,为了压制内部矛盾,很可能直接动用核武器进行威慑,哪怕只是象征性展示,也足以让整个欧洲陷入恐慌。 更让人担心的是那些地方势力,车臣的卡德罗夫家族、远东地区的能源老板、西伯利亚的将军们,都可能趁着混乱局面自立门户,这些势力想要争夺资源,还要抢夺武器,甚至可能打上核材料的主意,苏联解体时曾经发生过核材料走私事件,如果现在再次出现这种情况,恐怖分子拿到一些关键部件,后果实在难以想象。 没人能保证普京离开后战争就会停止,相反,他的下台可能让局面更快失控,这不是谁想打仗的问题,而是到时没人拦得住想动手的人,权力出现真空时,最危险的不是疯狂的人,是那些觉得必须赶紧做点事情才能站稳脚跟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