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不装了!向全世界承认强盗行为,直言自己没得选,要一错到底。   麻烦看官老爷

如梦菲记 2025-11-01 16:54:49

荷兰不装了!向全世界承认强盗行为,直言自己没得选,要一错到底。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2025年9月底,荷兰政府做了一件让全球投资者目瞪口呆的事,他们用一部1952年管粮食煤炭的老法律,直接把运营良好的安世半导体给接管了。   更让人意外的是,面对国际舆论的质疑,荷兰经济部长卡雷曼斯没有遮掩,反而公开表态说这是必要之举,没有其他选择,这番话等于向全世界承认,我们就是这么干的,你们能拿我怎么办?   这家被盯上的企业可不是什么问题公司,2019年中国闻泰科技花了470亿人民币收购安世,当时荷兰政府审批通过得干脆利落。   接手这几年,安世营收从20亿欧元涨到26亿,本地员工从1200人增加到1800人,给荷兰交了1.3亿欧元的税,还投了2亿美元扩建工厂。   CEO张学政把公司管理得井井有条,全球每十辆汽车就有六辆用安世的芯片,大众宝马丰田福特的生产线都离不开它。   这样一家盈利企业,账目清楚运营透明,突然就被政府收走了,荷兰拿出的理由是担心技术外流,防范国家安全风险。   可从头到尾,他们连一份具体的证据都没拿出来,只有三个内部高管的举报说闻泰想转移技术,但连实锤都算不上,仅凭一个“可能”两个字,一家企业的控制权就易手了,连正式听证程序都省了。   时间点摆在那里特别说明问题,9月29日美国商务部发布新规,要求全球使用美国技术的企业必须报备对华出口情况。   第二天荷兰就宣布接管安世,第三天张学政就被撤职,这种无缝衔接的节奏,比流水线作业还精准,任何有点常识的人都能看出来,这背后的配合默契到了什么程度。   荷兰为什么这么听话?答案藏在他们最引以为傲的ASML身上,这家光刻机巨头的核心部件,光源系统控制单元镜头模块,70%都依赖美国供应,美国只要关上阀门,ASML立刻趴窝。   过去几年美国要求限制对华出口,ASML一次次妥协退让,现在美国指向安世,荷兰自然不敢违抗,所谓的没得选,其实是不敢不选。   这种操作带来的后果立竿见影,日本那边62%的半导体企业暂停了欧洲投资计划,三星原本要在荷兰砸50亿欧元建研发中心,现在项目直接搁置。   资本是最实在的,哪里规则不稳就往哪里撤,今天能用国家安全的名义收走中国企业,明天会不会轮到韩国日本美国的公司?谁也不敢打包票。   产业链也跟着遭殃,安世一出事,德国大众工厂立马削减5万辆产量,宝马推迟新车上市,比亚迪福特的供应都受影响。   芯片短缺推高成本,最后买单的还是普通消费者,荷兰以为自己保护了技术安全,实际上是把整个欧洲的产业链信誉给砸了。   更可怕的不是这一次接管,而是这种做法开了一个极其危险的口子,欧洲过去靠着法治和产权保护吸引全球投资,现在只需要一句怀疑,一个可能,一纸政令,企业的资产就能被冻结管理层就能被撤换。   合同在那放着,法律在那摆着,股东权益写得清清楚楚,但政治需要一来,这些全都可以靠边站。   中国商务部10月4日的反制措施也很直接,禁止安世中国子公司向欧洲出口特定器件。   惠州东莞几个亿美元的库存堆在仓库出不去,欧洲工厂只能找备用供应商,成本直接涨30%,这种互相卡脖子的游戏,谁都不是赢家。   荷兰现在的态度就是认了这个强盗角色,公开说要坚持走到底,他们大概觉得只要够硬,就能证明自己的立场。   但市场不看立场,只看确定性,当一个地方连基本的契约精神都保不住,还谈什么投资环境和合作基础?   这件事给所有人上了一课,过去总觉得融入国际体系就能分享红利,遵守规则就有保障。   现在看得很清楚,规则是人家写的,人家想改就改,你做得再好技术再强,一旦触碰到对方的核心利益,什么契约什么法治都是摆设。   真正能依靠的只有自己的技术自己的供应链自己的市场,别人给的随时会收回去,自己有的才是真的稳。   荷兰这一步走下来,丢掉的不只是一个企业的控制权,还有长期积累的信用和全球资本的信任。   他们以为堵住了技术风险,实际上是把整个欧洲的产业链信誉给砸了,这个裂缝一旦撕开,后面的风只会越吹越大。   对此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说出您的想法!

0 阅读:3
如梦菲记

如梦菲记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