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军事专家坦言,美国最好不要在台海与中国交手,如果美国介入可能爆发的“台海战争”,美国对中国的“抵抗”估计一周都坚持不了,美国不应该低估了介入台海事务给美国带来的风险,以及可能遭遇到的巨大挫败。 这位名叫奥莉安娜·斯凯勒·马斯特罗的专家,其观点之所以值得重视,是因为它揭示了一个美国不得不面对的现实:中国已经具备了在自家门口打赢一场局部高科技战争的能力。 马斯特罗的推演中,一旦冲突爆发,解放军的行动将是雷霆万钧,核心就是追求速度,不给美国留下从容部署和干预的时间窗口。 按照她的分析,解放军的战术将是一场精心策划的“闪电战”。 首先,大量的弹道导弹和巡航导弹将如雨点般砸向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前沿军事基地,比如冲绳的嘉手纳和关岛的安德森空军基地。 这些攻击的目标非常明确,就是第一时间瘫痪美军的空中力量,摧毁机场跑道、机库和昂贵的战机,让美军的快速反应能力在冲突初期就大打折扣。 与此同时,台湾自身的防御体系也将面临毁灭性的打击。 岛内雷达站、防空导弹阵地、指挥中心等关键节点,都会被精确制导武器和蜂拥而至的无人机集群清除。 中国的军事现代化成果在这一刻将得到充分展现。 那些被称为“航母杀手”的反舰弹道导弹,以及高超音速武器,将构成一道严密的区域拒止/反介入(A2/AD)屏障,让美国的航母战斗群不敢轻易靠近。 更致命的是网络战和电子战部队的同步行动。 他们将攻击美军的指挥和通信系统,切断卫星联系,干扰战场信息流,使得美军前线部队变成信息孤岛,难以组织起有效的协同作战。 在这样的局面下,别说进行有效抵抗,就连保持基本的指挥通畅都将成为奢望。 所以,马斯特罗“撑不过一周”的判断,实际上是基于对中国现代化军事能力和严密作战计划的客观评估。 中国大陆与台湾仅一水之隔,兵力集结、后勤保障都拥有无可比拟的便利,补给线短而稳固。 反观美国,其军事力量远在万里之外,基地分散在第一岛链和第二岛链,不仅反应迟缓,还极易被中国的火力逐个击破,难以形成合力。 更重要的是战略层面的差异,美国虽然军费全球第一,但其战略重心遍布全球,从欧洲到中东都需要投入资源,这就决定了它无法将全部力量集中于台海这一个点上。 而中国则不同,解决台湾问题、实现国家统一是其最核心的国家利益和民族夙愿。 数十年来,中国的军事发展和战略准备,很大程度上都是围绕这一目标展开的,其资源的专注度和投入的决心,是美国无法比拟的。 因此,马斯特罗的警告,与其说是唱衰美国,不如说是对美国决策层的一个清醒提醒:时代已经变了,过去那种凭借军事优势就能为所欲为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 低估中国捍卫核心利益的决心和能力,将会给美国带来灾难性的后果。 当一个大国为了自己的核心利益准备好不惜一切代价时,任何外部干预者都必须掂量一下自己是否能够承受那样的后果。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