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霞育儿网

美国百年干掉4个“世界第二”,第五个是中国,为何说注定翻车? 美国过去百年干掉

美国百年干掉4个“世界第二”,第五个是中国,为何说注定翻车? 美国过去百年干掉了四个“世界第二”,从英国到欧盟,一个个被挤下神坛。现在轮到中国,第五个“世界第二”,但这次美国似乎踢到了铁板。中国的崛起势头猛、底子厚,美国的老套路为啥不管用了? 美国在过去百年通过精准打压,成功削弱了四个“世界第二”——英国、苏联、日本、欧盟,保住了全球霸主地位。每一次,美国都抓住对手的命门,经济、军事、外交多管齐下。但面对中国,这个套路却不好使了。中国的崛起有自己的逻辑,底子扎实,招数灵活,让美国的老办法频频失灵。 英国当年的衰落跟二战脱不了干系。战争掏空了国库,殖民地一个接一个闹独立。美国趁机推出《租借法案》,表面是援助,实际上要英国开放市场。1944年布雷顿森林会议,美国力推美元挂钩黄金,英国的提议被直接否决。战后,美元成了全球货币,伦敦的金融中心地位让给了纽约,英国的全球影响力一落千丈,彻底沦为美国的“小弟”。 苏联的倒下是冷战的结果。美国通过《马歇尔计划》拉拢西欧国家,重建他们的经济,同时建立北约,形成军事包围圈。苏联的石油出口是经济命脉,美国却通过沙特增产石油,把油价压得死死的。1980年代,苏联的财政入不敷出,内部民族矛盾也开始冒头。戈尔巴乔夫想通过改革救国,结果经济没起来,政治分裂却加剧。1991年苏联解体,美国顺势成为唯一超级大国。 日本的“经济奇迹”在上世纪80年代风光无限,汽车、电子产品席卷全球,美国市场都被日本货占了一大块。1985年《广场协议》让日元大幅升值,日本的出口竞争力被狠狠砍了一刀。紧接着,东京的房地产和股市泡沫被美国的高利率政策刺破。1990年代初,日本经济一头栽进“失落的二十年”,企业破产,银行坏账堆积如山,美国的金融霸权稳稳当当。 欧盟的雄心勃勃,1993年成立时,经济总量一度超过美国。布鲁塞尔想通过欧元和一体化挑战美国,但内部问题太多。2008年欧债危机让希腊、意大利等国深陷泥潭,美国通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推紧缩政策,欧盟只能照办。北约的军事部署也让欧盟在安全上依赖美国,经济和政治的自主性被一步步削弱,欧盟的全球地位滑落到第三。 中国的情况完全不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从一个农业国变成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产业链完整,从原材料到高科技产品一条龙。华为被美国制裁后,照样在5G领域领跑,自主研发的芯片和系统让美国的技术封锁效果大打折扣。2023年上海进博会,美国企业挤破头来参展,说明中国市场的吸引力有多大。美国想通过关税和制裁打压中国,但中美经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动中国就是动自己的钱包。 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也在全球开花结果。非洲的铁路、中亚的天然气管道、东南亚的港口,中国的投资和基建项目让这些地区经济活了起来。2024年,巴基斯坦瓜达尔港的货运量翻倍,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水涨船高。反观美国,过去靠经济制裁和军事威慑就能让对手服软,但对中国这种体量的大国,这些招数效果有限。中国的政治稳定和政策连续性,让美国的政治干预找不到突破口。 更重要的是,中国的科技进步势头猛。2024年,中国的人工智能和新能源技术突飞猛进,电动车出口量全球第一,光伏产业占全球市场的七成。美国的制裁反而逼着中国加速自主创新,半导体、量子计算等领域都有了突破。相比之下,苏联当年的科技依赖西方,日本的产业结构单一,欧盟内部协调不力,都让美国有机可乘。但中国不一样,经济规模大、产业门类全、市场潜力足,美国的老套路在这儿碰了壁。 中美之间的博弈不只是经济和科技,还有全球治理的较量。中国推动的亚投行和金砖机制,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国家加入。2024年,金砖峰会扩员,新增了几个发展中国家,美国的单边主义影响力进一步被稀释。中国的外交策略更注重合作共赢,而不是像美国那样强硬施压。这种软实力的提升,让美国在国际舞台上越来越被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