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第二十七中学春游季精彩回顾
春风和煦,草木萌新,正是踏青的好时节!近日,北京市第二十七中学各年级同学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春游活动。同学们走出课堂,拥抱自然,在欢声笑语中放松心情,释放压力,感受春天的气息,收获成长的快乐!快来看看同学们的精彩之旅吧!
初一年级
辨草木行性知天地 闻药石芬芳润性灵
中医药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从神农尝百草的远古传说,到华佗首创麻醉施行外科手术;从针灸疗法的独特功效,到张仲景创立辨证论治理论体系,几千年来,中医药始终守护着中华民族的健康繁衍。北京市第二十七中学初一年级学生走进香草堂中草药基地,在中草药专家的指导下近距离接触中草药,亲身感受中医药文化的独特魅力。
寻中药,识百草
步入中草药园,学生们零距离接触各类中草药,通过五感全方位了解中药材的分类体系、各类中药的有效成分和对应疗效。在沉浸式体验教学中,抽象的中医药知识变得生动可感。
森林寻宝
同学们来到松林里,全神贯注地观察了基地老师手中的草药标本,马上进入松林开启“寻宝”之旅。同学们或三两结伴,或成群合作,化身现代“小神农”,认真辨别宝藏药材。这场别开生面的“森林寻宝”活动,不仅让同学们在实践中深化了对中草药的理解,更让同学们切身感受到李时珍“远穷僻壤之产,险探仙麓之华”的探索精神,体会到孙思邈“大医精诚”的治学态度。
制作中草药香囊
看!在老师指导下,一个个散发着草木清香的香囊在同学们手中逐渐成形。这堂生动的实践课不仅让大家体会到传统制药工艺的精妙,更让同学们领略了中医药的独特魅力。
制作棉花糖
同学们亲手操作机器,体验砂糖秒变蓬松“云朵”的神奇。同学们在实践中感受传统工艺与现代创新的融合,品尝自己制作的甜蜜成果,既锻炼动手能力,更收获满满的成就感!
制作药馅包子
在基地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亲手制作了具有食疗功效的特色包子。大家不仅学习了中医药食同源的文化知识,更在实践中掌握了传统面点制作技能。整个活动充满欢声笑语,同学们在劳动中收获了知识与快乐,深刻体会到中华药膳文化的独特魅力。
通过这次实践活动,初一的同学们不仅学习到了中草药的知识,体验了传统文化,更经历一场文化的探索和心灵的洗礼。愿这份文化自信与劳动乐趣,能持续滋养同学们的成长之路。
高一年级
孔德研学启新章,红楼幻梦共徜徉
2025年4月30日,北京市第二十七中学高一年级的同学们怀揣着对经典文学的向往,踏上了前往廊坊“只有红楼梦”戏剧幻城的研学之旅。此次研学以“只有红楼梦,戏剧幻城”为主题,内容规划为上午观大剧、下午赏小剧、中间穿插自由参观情境园林的行程,为同学们开启了一场沉浸式《红楼梦》文化探索盛宴。
上午,同学们带着对经典的敬畏与期待,有序步入《有还无》剧场。这座剧场将“镜中花、水中月”的虚幻意境展现得淋漓尽致,虚幻与真实的界限在此刻悄然模糊,仿佛为同学们开启了一扇通往梦幻红楼的大门。
演出帷幕缓缓拉开,同学们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力量牵引,来到太虚幻境之中。在这里,学生们与曹雪芹先生展开了一场跨越数百年的奇妙对话。当金陵十二钗的判词一一重现,那些在书中的角色仿佛挣脱了文字的枷锁,款款走来。林黛玉轻蹙黛眉,眼中满是哀怨,似在诉说着寄人篱下的凄苦与命运的无奈;薛宝钗举止端庄,神色淡然,尽显大家闺秀的从容与豁达;王熙凤眼波流转,精明泼辣之态尽显,仿佛将荣国府的热闹与纷争带到了眼前。她们围绕在曹雪芹先生身旁,或急切、或哀伤、或坚定地追问自己的命运走向,那声声叩问,如同穿越时空的钟声,在剧场中回荡。
这种打破角色与作者界限的创新表演形式,让同学们不再仅仅是观众,而成为了《红楼梦》世界中的一员。他们与书中人物一同经历着命运的起起落落,与曹公一同站在了文学创作的舞台中央,参与着这场跨越时空的文学盛宴。
观剧之后,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开启了自由参观红楼梦情境园林的畅游之旅。“只有红楼梦,戏剧幻城”的每一个园林都像是从《红楼梦》中精心截取的一个片段,与书中的相应情节完美对应。
古朴典雅的建筑错落有致,飞檐斗拱间尽显传统建筑的魅力;亭台楼阁、假山池沼相映成趣,将书中的园林美景搬到了现实之中。同学们时时驻足欣赏,不断寻找着红楼中的点滴印记,从建筑风格到园林布局,从装饰细节到文化内涵,每一个发现都让他们兴奋不已。同学们用心感受着园林中所蕴含的红楼精神,思考着书中人物的情感与命运。这种自由探索的方式,让同学们更加深入地理解了《红楼梦》这部经典作品,也让他们在欣赏美景的同时,收获了知识与感悟。
下午,同学们带着满满的收获与更炽热的期待,踏入四合院剧场。此剧以“北漂”这一时代热点为底色,将《红楼梦》经典元素与现代社会变迁精妙交织。剧作凭借精巧剧情与立体角色塑造,让传统与现代在舞台深情对话、完美交融。
这场《四合院》演出着重打造沉浸式互动体验。同学们在剧场中自由切换视角,每一次视角的调整,都似推开一扇新窗,带来全新视觉冲击与情感共鸣,大家仿佛化身为四合院居民,与剧中人同悲欢、共命运。
演员们以幽默诙谐的表演,为演出增添了无限魅力,他们将“刘姥姥进大观园”巧妙改编为“外地人进北京四合院”。当“刘姥姥”一脸新奇地踏入四合院,打量着古朴建筑和充满烟火气的陈设,与热情的街坊互动,那一连串令人捧腹的反应和妙语,引得同学们笑声不断。欢笑之余,同学们深切感受到古典文化在现代社会的创新传承,为同学们打开了古典文化学习的新天地,极大地激发了大家的学习热情。不少同学感慨,原本晦涩的古典文化,经此演绎变得鲜活有趣、触手可及。
此次研学活动,如同一把钥匙,为同学们打开了通往《红楼梦》世界的大门。学生们在沉浸式的体验中,不仅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更在青春的旅程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相信这段经历,将成为同学们成长道路上一段难忘的回忆,激励着他们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继续探索、不断前行。
高二年级
“科技强国路 航天少年行”
2025年4月30日,北京市第二十七中学高二年级全体同学来到位于大兴区的北京航天科普教育基地开展“科技强国路 航天少年行”主题研学活动。北京航天科普教育基地,是一处卓越的航天知识殿堂,集电影展示、图文解析、实物展览、互动触控、VR 体验、水火箭模型发射及航天农业采摘于一体,能引领学生穿梭于中国乃至全球的航天奇妙旅程之中。而这次的航天之旅,也穿插着另一学习内容——财商管理。
活动当天,同学们首先来到庞各庄大集进行午餐食材的采买活动。庞各庄大集占地面积广阔,规模宏大,集市内摊位众多,商品琳琅满目,包括蔬菜水果、肉类海鲜、小吃零食、干果茶叶等多种品类。同学们六至七人一组,每人获得相应的资金,全组讨论自行决定中午午餐的内容从而决定购买哪些食材,制定预算和做出合理的消费决策。青椒、西红柿、菜花、西瓜、鸡蛋,每一样食材经过同学们的亲手挑选,都变得格外珍贵。
到达北京航天科普教育基地,在简短又精彩的开营仪式后,各班分别开始了不同的航天体验活动。航天VR体验,通过亲身体验和参与,深刻感受到航天的魅力,激发了同学们对航天科技的兴趣和热情;水火箭的制作与发射使得原本高深的航天知识变得易于理解和接受;无人机的操作使学生了解了航天科技的魅力和价值;中草药香包制作,不仅在穿针引线中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也使学生体验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令人期待的午餐环节到了!但面对黑色的铸铁锅,远处堆积成小山的干树枝,让同学们一时犯了难,萌生了“不行就饿着吧”的退缩心理。但短暂的情绪调整过后,同学们立刻开始想办法解决眼前的一个又一个难题:离水源太远,那就找一个废弃的水桶洗干净以后用作盛水的工具;生起火来总是被烟呛到,那就根据风向调整锅的位置;没有那么多的盆用来洗菜,那就直接用买菜的塑料袋当作容器……一个个问题都被解决了,同学们不禁感叹道,办法总比困难多!
一番忙活之后,浓浓的烟火气息和生活气息扑面而来:大盘鸡、麻辣香锅、西红柿打卤面、水煮牛肉、葱爆羊肉、可乐鸡翅、醋溜白菜……同学们在彼此分享一道道美食的同时,更不忘呼唤班主任老师来品尝成功的味道。
学生自己买菜做饭的过程,使学生放下书本,走进现实生活,亲自参与食材的挑选和烹饪,同学们能够更加珍惜食物,理解劳动的艰辛,培养节约意识和感恩心态,以实际行动迎接五一国际劳动节,并把本次研学活动所得运用到日后的学习生活中。
教育在窗外,世界即课堂。2025春游季,同学们不仅放松心情,收获成长,更在活动中学会了观察、思考与合作。愿这份春天的回忆,成为同学们成长路上的“开心一刻”,永驻心间。同学们,你最喜欢的春游活动是什么?下一个“春游季”,你想去哪里?欢迎留言分享。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