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明父母是如何一步步“套路”孩子的?学会这些方法,你也可以

兰妈谈育儿 5天前 阅读数 182 #育儿

文/兰妈谈育儿

听过一句话:“其实,我们并不是接受不了孩子的平庸,而是担心孩子以后长大了,会像我们现在这样拼尽全力却还是吃尽了生活的苦”

可从时代变迁的角度来看,如今孩子和以前孩子还是大不相同的

以前的孩子,不需要父母天天催着、逼着要作业,他们就能积极主动完成,因为他们知道“知识改变命运,学历也是唯一能带他们走出大山的机会”

可现在呢,出门有车坐,在家里又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日子,孩子整天享受生活都忙不过来,又哪里懂得了“知识改变命运”这句话呢,他们脑子里也是“有我爸妈,怕什么”的局限认知

所以,现在的孩子硬碰硬是讨不到什么好处的,学会和他们斗智斗勇、再多一些精明和套路,孩子才能有兴趣、有动力地把一件事做好

比如,精明父母一步步“套路”孩子的以下几种方法,就可以有效改变孩子身上的戾气,并帮我们更好地养出优秀孩子:

01

故意说错话

才能给孩子纠正你的机会

都说好孩子是从娃娃抓起的,我们想要养出一个优秀的好孩子,那做精明父母套路孩子的第一步,就是故意说错话,然后给孩子纠正你的机会

认识一个妈妈,她和自己女儿讲话的时候总喜欢正话反着讲

比如,妈妈想了解女儿周末的学习计划时,她会故意把周五说成周六,然后会在周四那天问孩子:“宝贝,明天就是周六了,你打算怎么度过美好的一天呀”

女儿听后,立马就纠正说:“明天是周五呀,妈妈是不是过糊涂了”

妈妈一听,立马改正说:“哦,还真是呀,妈妈可没有你灵便,很多时候都分不清东南西北,也不知道今天是哪一天,咱们这个家离开你可不行,你就是家里的顶梁柱”

于是,在特殊角色定位下,女儿每天清晨从来不需要妈妈喊她,反而是她起床后准备好牛奶面包,然后喊妈妈起床吃早点

用女孩的话来说:“妈妈那么马虎,每天早上都睡懒觉,如果起晚了,又没有时间吃早餐了,还是我早点起床给她准备好早餐吧”

吃着女儿准备的早餐,再听着女儿的唠叨,兰妈怎么感觉这才是真正的人生赢家呀

是呀,比起我们天天追在孩子身后催他们做什么,倒不如成为那个被孩子“追着催”的家长

适当地手懒一些、嘴也懒一些,你会发现孩子勤快起来的速度要比我们想象中还要快

02

多一些倾听

才能让孩子喜欢听你讲话

相信吗?孩子真的是哄着哄着就优秀了,特别是甜嘴巴的父母,很容易就招来小朋友们的喜爱与亲近

有个妈妈曾向我求助说:“兰妈,怎么样才能和孩子好好沟通,让我们的关系不会变得那么糟糕呢”

我想了想,然后告诉她:“或许你可以学学幼儿园老师是怎么和小朋友们沟通的,因为我看很多小朋友们都比较喜欢自己幼儿园的老师”

后来,当那位妈妈再次找我时,她和她女儿的关系直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以前一张嘴说话、女儿就摆着一张臭脸,现在没说话的日子里,都是女儿缠着她分享各种有趣的新鲜事儿

我问她是怎么做到的,她告诉我:“就是每次沟通时都蹲下身子和孩子讲话,认真听孩子把话讲完后,再去了解孩子的感受和看法,并多一些表扬和认可,孩子身上的暴脾气没有了,也越来越喜欢找我聊天了”

仔细一想,幼儿园老师和小朋友们的沟通方式也是如此,好像什么时候见到都是那么的温柔、有耐心

精明家长养出优秀孩子也是一样,少一些暴躁,多一些温柔和蹲下身子的倾听,相信不久之后,你和孩子的关系就出现了意想不到惊喜与变化

03

分享小秘密

才能撩拨出孩子的分享欲

父母和孩子之间应该成为什么关系?并不只是父子/父女、母子/母女,多一些不一样的色彩,一段关系才会发展的更有滋有味一些

很久以前,每次吃饭的时候两个女儿都会悄悄跑到我耳边说一声:“妈妈,我有个秘密要告诉你”

奶奶觉得:“吃饭的时候就好好吃饭,聊那些没用的东西干什么”

对此,兰妈则是不一样的看法,在女儿们兴趣正浓的时候我并没有扫兴,而是用惊奇又激动的表情对她们说:“真的吗?我好期待呀,不过这么难得的小秘密,我们一定要找一个隐秘一点的地方悄悄讲出来,那你们俩比赛吧,谁先把饭吃完,妈妈就先听谁的小秘密”

很快,以前半小时都吃不完的饭,那次只用了不到15分钟的时间就吃完了

除此之外,兰妈有时候和女儿聊天的时候,也会假装神秘地给她们分享一些小秘密,两个女儿对于这一点也特别感兴趣,每天放学回家都背后悄悄拍我一下、制造惊吓,早上和中午上学的时候也会甜甜地给我打招呼说一声:“妈妈再见,我去上学”

这样的关系,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似乎是一种习惯、也似乎成了一种口头禅

事实上,这就是所谓的分享欲撩拨

每个孩子都有“十万个为什么”的好奇阶段,那是他们成长的标志,也是精明父母套路孩子的难得机会

对孩子的好奇同样也保持兴趣与满满的求知欲,你会发现孩子眼中的世界不仅丰富多彩、还有着无穷无尽的成长历练

特别是每一次探索、和每一次收获,都会决定他们成长的不同高度

而我们家长,在孩子身边多一些支持、鼓励、还有同频的陪伴, 这才是我们守护孩子最好的方式,也是孩子愿意把父母当朋友的一次心灵之旅

04

假借他人口

才能减少孩子对父母厌恶

经常听很多家长说:“老师放个屁都是对的,家长说的话再有道理,孩子也压根不当回事,还和你争得面红耳赤”

这个时候,精明家长就不应该跟着说这样的话,更不要把问题都归咎在孩子身上

当孩子不听话、或者身上存在某些问题时,也不要再用自己家长的身份去批评施压了,因为你说了,孩子也根本就不会听

与其如此,倒不如放下焦虑和唠叨,想想孩子平时喜欢谁,或者听谁的话,那就拜托这个人帮忙“说说好话”吧

早年前,兰妈大女儿刚开始读小学一年级的时候,有那么一个阶段闹着要转学、不愿意去学校读书,就把她强行送到学校,她又直勾勾地跑出来,由于情绪太激动,值班老师和门口的保安也不敢强行拦着

于是,在门口僵持了十分钟还是没有结果后,我直接给女儿的班主任打电话,拜托她能到校门口给女儿做思想工作

而班主任出马也就是不一样,简单的几句话,就让女儿乖乖地跟她进学校了

后面,当我有关女儿的事情搞不定时,也会找到班主任求助,请求她帮我在学校给孩子说说好话

毕竟,老师的一句话,也的确是胜过我们家长的十句话,而老师的有效谏言不仅能帮我们提高育儿水平,还能最大程度地减少孩子对我们的厌恶机会

05

当孩子学生

好为人师特点会增强自信心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不管是男孩、还是女孩,“老师教同学”这个游戏似乎就是全国统一的感兴趣

每次兰妈家来了小朋友、或者兰妈带女儿去别人家做客,只要是有小朋友的地方,就有“老师教同学”的影子

刚开始的时候还以为这只是一个游戏,直到我有个不懂的问题问了问女儿时,女儿飞奔而来的激动模样,瞬间让我明白了孩子那“好为人师”的心理特点

是呀,想想我们小时候也是一样,下课的时候拿粉笔在黑板上一本正经地写写画画,似乎那一刻我们就是一名老师

放学回家之后,小心翼翼地从书包里掏出在学校偷偷拿的粉笔,然后模仿老师白天在课堂上写笔记、讲课的模样

现在再仔细想想,那不是幼稚,而是对老师这个角色的向往和羡慕

一个老师,能带领很多学生成长,一个老师也能用自己的知识水平,把一个又一个学生从不会教会,那不仅仅是老师这个角色的工作,还是能突出成就感的一种能力展示

是呀,如果可以的话,精明父母就要抓住这一点了,不要当那个高高在上的女强人,试着去成为孩子的学生

不懂的问题,就问问孩子,如果孩子也不懂,那就一起当成一个挑战去共同探寻答案、克服困难

知道的答案也不要立马说出来,假装不懂,然后再问问孩子,从孩子嘴里得出的结论也往往比摆在眼前的结论要更有价值

06

成为好朋友

知己氛围下孩子更容易说心里话

有人说,父母最糟糕的教育就是把孩子吼成一个没主见的小孩,看到父母就害怕、连一句反驳的话都不敢说

道理谁都懂,但如何才能避免这种不健康的亲子关系呢

如果可以的话,兰妈的建议是最好做孩子成长路上最亲密的好朋友

有一个单亲妈妈,每天早上起床就跟打仗一样,因为她还有两个孩子等着她往学校送

看着姐姐都能带着妹妹上学的年龄差,很多人都建议她可以歇歇,让姐姐带着妹妹一起去学校就够,那样就可以省心不少

可她却说:“除非是两个孩子主动要求,否则累就累点吧,至少送孩子上学的一路上,我们还有很多聊不完的话题,如果孩子真的不让我接送了,心里面才会真正感到遗憾吧,因为那时候孩子就真的不需要我了...”

虽然说孩子迟早会长大,也迟早会离我们独自远航,但孩子现在不是正需要着我们吗

在孩子需要的时候陪伴在身边,成为他们无话不谈的好朋友,孩子不需要我们的时候再退到身后默默守护

在这种有爱又有松弛感的氛围下,相信即便孩子是铁石心肠也会慢慢有所动容,喜欢并依恋这样的环境,也愿意亲近这样环境下的父母

而成为孩子的好朋友,也是能和孩子成为同伴路上最长周期的一段特殊关系了

这个过程,我们对孩子的了解会进入前所未有的境界,当我们对孩子了解得足够多,也知孩子所知、想孩子所想时,大概就没有什么是沟通解决不了的问题了

那么,关于精明父母是如何一步步“套路”孩子这件事,大家还有哪些不一样的建议与看法呢?欢迎评论区留言分享!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兰妈谈育儿

兰妈谈育儿

专注于育儿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