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苏洵的文章有哪些
- 唐宋八大家概述
- 苏洵散文有哪些
- 三苏主要作品有什么,要两个
- 三苏都是谁有什么著作
- 唐宋八大家及代表作
- 三苏的代表作是什么 三苏指的是谁
- “三苏”中大家读过的苏轼的诗作最多,苏洵和苏辙有哪些文学成就
- 苏轼和苏辙苏洵的代表作有什么
- 唐宋八大家之首
苏洵的文章有哪些
苏洵(公元1009-1066)
北宋散文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均被列入“唐宋八大家“。字明允,号老泉。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据说27岁才发愤读书,经过十多年的闭门苦读,学业大进。仁宗嘉□元年(1056),他带领苏轼、苏辙到汴京,谒翰林学士欧阳修。欧阳修很赞赏他的《权书》、《衡论》、《几策》等文章,认为可与贾谊、刘向相媲美,于是向朝廷推荐。一时公卿士大夫争相传诵,文名因而大盛。嘉□三年,仁宗召他到舍人院参加考试,他推托有病,不肯应诏。嘉□五年,任为秘书省校书郎。后与陈州项城(今属河南)县令姚□同修礼书《太常因革礼》。书成不久,即去世,追赠光禄寺丞。
苏洵是有政治抱负的人。他说他作文的主要目的是“言当世之要“,是为了“施之于今“。在《衡论》和《上皇帝书》等重要议论文中,他提出了一整套政治革新的主张。他认为,要治理好国家,必须“审势“、“定所尚“。他主张“尚威“,加强吏治,破苟且之心和怠惰之气,激发天下人的进取心,使宋王朝振兴。由于苏洵比较了解社会实际,又善于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以古为鉴,因此,他的政论文中尽管不免有迂阔偏颇之论,但不少观点还是切中时弊的。
曾巩说苏洵“颇喜言兵“。苏洵的《权书》10篇、《几策》中的《审敌》篇、《衡论》中的《御将》和《兵制》篇,还有《上韩枢密书》、《制敌》和《上皇帝书》,都论述了军事问题。在著名的《六国论》中,他认为六国破灭,弊在贿秦。实际上是借古讽今,指责宋王朝的屈辱政策。《审敌》更进一步揭露这种贿敌政策的实质是残民。《兵制》提出了改革兵制、恢复武举、信用才将等主张。《权书》系统地研究战略战术问题。在《项籍》中,他指出项籍不能乘胜直捣咸阳的战略错误。他还强调避实击虚、以强攻弱、善用奇兵和疑兵、打速决战、突击取胜等战略战术原则。
苏洵的抒情散文不多,但也不乏优秀的篇章。在《送石昌言使北引》中,他希望出使契丹的友人石昌言不畏强暴,藐视敌人,写得有气势。《张益州画像记》记叙张方平治理益州的事迹,塑造了一个宽政爱民的封建官吏形象。《木假山记》借物抒怀,赞美一种巍然自立、刚直不阿的精神。
苏洵的散文论点鲜明,论据有力,语言锋利,纵横恣肆,具有雄辩的说服力。欧阳修称赞他“博辩宏伟“,“纵横上下,出入驰骤,必造于深微而后止“(《故霸州文安县主簿苏君墓志铭》);曾巩也评论他的文章“指事析理,引物托喻“,“烦能不乱,肆能不流“(《苏明允哀词》),这些说法都是比较中肯的。艺术风格以雄奇为主,而又富于变化。一部分文章又以曲折多变、纡徐宛转见长。苏洵在《上田枢密书》中也自评其文兼得“诗人之优柔,骚人之清深,孟、韩之温淳,迁、固之雄刚,孙、吴之简切“。他的文章语言古朴简劲、凝炼隽永;但有时又能铺陈排比,尤善作形象生动的妙喻,如《仲兄字文甫说》,以风水相激比喻自然成文的一段描写,即是一例。
苏洵论文,见解亦多精辟。他反对浮艳怪涩的时文,提倡学习古文;强调文章要“得乎吾心“,写“胸中之言“;主张文章应“有为而作“,“言必中当世之过“。他还探讨了不同文体的共同要求和不同写法。他特别善于从比较中品评各家散文的风格和艺术特色,例如《上欧阳内翰第一书》对孟子、韩愈和欧阳修文章的评论就很精当。
苏洵作诗不多,擅写五古,质朴苍劲。宋人叶梦得评其诗“精深有味,语不徒发,正类其文“(《石林诗话》)。其《欧阳永叔白兔》、《忆山送人》、《颜书》、《答二任》、《送吴待制中复知潭州二首》等都不失为佳作,但总的成就远逊于散文。
苏洵著作,宋代以多种版本流行,原本大都散佚,今存者有北宋刊《类编增广老苏先生大全文集》残卷。通行本有《四部丛刊》影宋钞本、《嘉□集》15卷
唐宋八大家概述
唐宋八大家简介及唐宋八大家代表作:唐宋八大家是哪八位呢?唐宋八大家是指唐宋时期八大散文作家的合称,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苏轼、苏洵、苏辙 、欧阳修、王安石、曾巩。唐宋八大家简介如下。
李白杜甫白居易等诗仙诗神诗圣们是唐宋八大家吗?答曰非也。因为唐宋八大家讲的是散文作家,所以没有一个唐诗名家被列入唐宋八大家之列。韩愈为唐宋八大家之首。在唐宋八大家中(其中唐代2人,宋代6人),而在宋代的6人中,苏家占有三席(苏轼,苏洵,苏辙父子三人称为三苏),曾巩曾经拜过欧阳修为师,属于师生关系,由此也可以看出散文名家之间有一定的关联关系。
唐宋八大家之韩愈简介:
韩愈(768~824)字退之,是唐代文学家,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韩愈与柳宗元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崇他为唐宋散文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
韩愈的代表作品有:《原道》、《论佛骨表》、《原性》、《师说》等,杂文《杂说》、《获麟解》以及著名的《祭十二郎文》。
唐宋八大家之柳宗元简介: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唐代著名文学家,祖籍河东(今山西省运城解州镇),世称柳河东,生于长安,贞元九年(793年)进士,官监察御史。柳宗元一生留诗文作品达600余篇,其文的成就大于诗。公元819年客死于柳州。
柳宗元的代表作:寓言故事《三戒》,《黔之驴》,《永某氏之鼠》,《临江之麋》;哲学论著有《非国语》,《贞符》,《时令论》,《断刑论》,《天说》,《天对》,《永州八记》等。
唐宋八大家之欧阳修简介:
欧阳修(1007-1073),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欧阳修是北宋卓越的文学家、史学家。吉安永丰(今属江西)人,出生于四川绵州(今四川绵阳涪城区内)。
欧阳修出生于四川绵州(今四川绵阳涪城区内),祖籍:江西永丰。
欧阳修代表作:《醉翁亭记》,《鸣蝉赋》《秋声赋》《与高司谏(jiàn)书》《朋党论》《伶官传序》《卖油翁》 。多篇作品被选入中小学语文教材。
唐宋八大家之苏洵简介:
苏洵(1009年-1066年),字明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眉山人)。北宋文学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苏洵长于散文,尤擅政论,议论明畅,笔势雄健,有《嘉祐集》传世。
苏洵的代表作:《六国论》《衡论》《辨奸论》《管仲论》《权书》等。
唐宋八大家之苏轼简介:
苏轼是我国宋代的著名诗人,号“东坡居士”,因此很多人都习惯把苏轼称为“苏东坡”。苏轼1037年1月8日出生在眉州,也就是现在的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的代表作品:诗词《水调歌头》,《浣溪沙》,《江城子》《蝶恋花》等;散文有《前赤壁赋》,《后赤壁赋》《平王论》《留侯论》《石钟山记》。
唐宋八大家之苏辙简介:
苏辙(1039-1112),字子由,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苏辙生平学问深受其父(苏洵)兄(苏轼)影响,最倾慕孟子而又遍观百家。苏辙的代表作品有:《栾城集》84卷,《栾城应诏集》12卷。
唐宋八大家之王安石简介: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东乡县上池村人)。
王安石代表作:《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游褒禅山记》、《伤仲永》、《答司马谏议书》等。
唐宋八大家之曾巩简介:
曾巩(1019-1083),字子固,世称“南丰先生”。建昌南丰(今属江西)人,后居临川(今江西抚州市西)。“
曾巩代表作:《上欧阳舍人书》《上蔡学士书》《赠黎安二生序》《王平甫文集序》。
苏洵散文有哪些
《颜书四十韵》《六国论》《管仲论》《辨奸论》等
苏洵诗作:《云兴于山》《有骥在野》《有触者犊》《朝日载升》《我客至止》、《欧阳永叔白兔》《忆山送人》《颜书》《答二任》《送吴待制中复知潭州二首》等。
散文:《颜书四十韵》《六国论》《管仲论》《辨奸论》等
文集:《权书》《衡论》《嘉祐集》《类编增广老苏先生大全文集》残卷。通行本有《四部丛刊》影宋钞本、《嘉祐集》15卷。
三苏主要作品有什么,要两个
三苏主要是指苏洵、苏轼、苏辙。苏洵的代表作有《权书》《衡论》《嘉祐集》。苏轼的代表作有《水调歌头》《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定风波》《江城子·密州出猎》《饮湖上初晴后雨》。苏辙的代表作有《诗集传》《春秋集解》《论语拾遗》《老子解》《栾城集》。
三苏都是谁有什么著作
三苏 三苏指北宋散文家苏洵(号老泉,字明允)和他的儿子苏轼、苏辙(1039~1112) 。宋仁宗嘉定初年,苏洵和苏轼、苏辙父子三人都到了东京(今河南开封市)。由于欧阳修的赏识和推誉,他们的文章很快著名于世。士大夫争相传诵,一时学者竞相仿效。宋人王辟之《渑水燕谈录·才识》记载:“苏氏文章擅天下,目其文曰三苏。盖洵为老苏、轼为大苏、辙为小也。”“三苏”的称号即由此而来。苏氏父子积极参加和推进了欧阳修倡导的古文运动,他们在散文创作上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后来俱被列入“唐宋八大家”。三苏之中,苏洵和苏辙主要以散文著称;苏轼则不但在散文创作上成果甚丰,而且在诗、词、书、画等各个领域中都有重要地位。 苏洵 姓名:苏洵 号老泉 字明允 性别:男 生卒年:1009—1066 所属朝代:宋代 所属文学时期:宋代文学 所属流派:三苏 唐宋八大家 代表作品:权书 衡论 苏轼 〖人物简介〗 苏轼(1037~1101年),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北宋眉州眉山(即今四川眉山)人,是宋代(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他与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皆以文学名世,世称“三苏”;与汉末“三曹父子”(曹操、曹丕、曹植)齐名。 且苏轼与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并与黄庭坚、米芾、蔡襄被称为最能代表宋代书法成就的书法家,合称为“宋四家“。苏氏四门生为:秦观、黄庭坚、晁补之、张耒 。 他的父亲苏洵,即是《三字经》里提到的“二十七,始发愤”的“苏老泉”。苏洵发愤虽晚,但用功甚勤。苏轼晚年曾回忆幼年随父读书的状况,感觉自己深受其父影响。当然,假若没有苏洵的发奋读书,也就不可能使苏轼幼年承受好的家教,更不能年未及冠即“学通经史,属文日数千言”,也就更不可能有日后的文学大家。 嘉佑元年(1056年),虚岁二十一的苏轼首次出川赴京,参加朝廷的科举考试。在翌年,他参加了礼部的考试,以一篇《刑赏忠厚之至论》获得主考官欧阳修的赏识,高中进士。 苏辙 苏辙(1039年-1112年) 字子由,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晚年自号颖滨遗老。苏轼之弟,人称“小苏”。苏辙是散文家,为文以策论见长,在北宋也自成一家,但比不上苏轼的才华横溢。他在散文上的成就,如苏轼所说,达到了“汪洋澹泊,有一唱三叹之声,而其秀杰之气终不可没”。著有《乐城集》。与其父苏洵、兄苏轼合称“三苏”,均在“唐宋八大家”之列。
唐宋八大家及代表作
唐宋八大家是指唐宋时期八大散文作家的合称,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苏轼、苏洵、苏辙 、欧阳修、王安石、曾巩。
唐宋八大家之韩愈简介:
韩愈(768~824)字退之,是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韩愈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崇他为唐宋散文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
韩愈的代表作品有:尊儒反佛为题材的代表作《原道》、《论佛骨表》、《原性》、《师说》等,嘲讽社会现状为题材的杂文《杂说》、《获麟解》以及著名的《祭十二郎文》。
唐宋八大家之柳宗元简介:
柳宗元(773-819),字子厚,唐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祖籍河东(今山西省运城解州镇),世称柳河东,生于长安,贞元九年(793年)进士,官监察御史。柳宗元一生留诗文作品达600余篇,其文的成就大于诗。公元819年客死于柳州。
柳宗元的代表作:寓言故事《三戒》,《黔之驴》,《永某氏之鼠》,《临江之麋》;哲学论著有《非国语》,《贞符》,《时令论》,《断刑论》,《天说》,《天对》,《永州八记》等。
唐宋八大家之欧阳修简介:
欧阳修(1007-1073),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欧阳修是北宋卓越的文学家、史学家。吉安永丰(今属江西)人,出生于四川绵州(今四川绵阳涪城区内)。
欧阳修出生于四川绵州(今四川绵阳涪城区内),祖籍:江西永丰,北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和诗 欧阳修代表作:《醉翁亭记》,《鸣蝉赋》《秋声赋》《与高司谏(jiàn)书》《朋党论》《伶官传序》《卖油翁》 。多篇作品被选入中小学语文教材。
唐宋八大家之苏洵简介:
苏洵(1009年-1066年),字明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眉山人)。北宋文学家,与其子苏轼、苏辙合称“三苏”。苏洵长于散文,尤擅政论,议论明畅,笔势雄健,有《嘉祐集》传世。
苏洵的代表作:《六国论》《衡论》《辨奸论》《管仲论》《权书》等。
唐宋八大家之苏轼简介:
苏轼是我国宋代的著名诗人,号“东坡居士”,因此很多人都习惯把苏轼称为“苏东坡”。苏轼1037年1月8日出生在眉州,也就是现在的四川省眉山市。
苏轼的代表作品:诗词《水调歌头》,《浣溪沙》,《江城子》《蝶恋花》等;散文有《前赤壁赋》,《后赤壁赋》《平王论》《留侯论》《石钟山记》等。
唐宋八大家之苏辙简介:
苏辙(1039-1112),字子由,汉族,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苏辙生平学问深受其父(苏洵)兄(苏轼)影响,以儒学为主,最倾慕孟子而又遍观百家。。
苏辙的代表作品有:《栾城集》84卷,《栾城应诏集》12卷。
唐宋八大家之王安石简介: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东乡县上池村人),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学者、诗人、文学家、改革家。北宋丞相、新党领袖。
王安石代表作:《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游褒禅山记》、《伤仲永》、《答司马谏议书》等。
唐宋八大家之曾巩简介:
曾巩(1019-1083),字子固,世称“南丰先生”。建昌南丰(今属江西)人,后居临川(今江西抚州市西)。曾巩是北宋政治家、散文家,“
曾巩代表作:《上欧阳舍人书》《上蔡学士书》《赠黎安二生序》《王平甫文集序》。
三苏的代表作是什么 三苏指的是谁
1、三苏指北宋散文家苏洵、苏轼、苏辙 。苏洵的代表作是:《六国论》、《心术》、《几策》、《权书》、《辨奸论》、《衡论》和《六经论》
2、苏轼的代表作是:文有《记承天寺夜游》、《东坡七集》等,词有《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念奴娇》,《赤壁赋》等,。书法有《答谢民师论文帖》、《祭黄几道文》、《前赤壁赋》、《黄州寒食诗帖》等。画迹有《枯木怪石图》、《竹石图》等。
3、苏辙的代表作是:《黄州快哉亭记》《上枢密韩太尉书》《巢谷传》,《栾城集》,包括《后集》、《三集》,共84卷。等
4、三苏指北宋散文家苏洵(号老泉,字明允)和他的儿子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人称为苏东坡)、苏辙( 字子由,自号颍滨遗老。1039~1112) 。宋仁宗嘉定初年,苏洵和苏轼、苏辙父子三人都到了东京(今河南开封市)。由于欧阳修的赏识和推誉,他们的文章很快著名于世。士大夫争相传诵,一时学者竞相仿效。
“三苏”中大家读过的苏轼的诗作最多,苏洵和苏辙有哪些文学成就
在宋朝时期苏轼,苏洵,苏辙这三位都是十分有名的诗人。然而我们知道在这三位诗人里面,苏轼所写的诗词是最多的。然而,苏辙和苏洵两人在文学方面的成就也挺大的。苏洵在文学方面的成就主要表现在他的散文以及谱学。而在苏辙的史论和政论在文学方面是十分出名的。
一、苏洵、苏轼与苏辙
在宋朝时期有三位比较出名而且关系一般的诗人,他们分别是苏洵,苏轼和苏辙。然而他们之间的关系是十分亲切的,首先苏洵与苏轼和苏辙是父子关系,而苏轼而苏辙又是兄弟。在历史上有很多人把这三位诗人并称为三苏。众所周知,苏轼所写的诗词是比较多的,而且他在诗词方面的成就也要比苏洵以及苏辙要好一些。
二、苏洵的文学成就虽然苏洵在诗词方面的成就不如苏轼,但是苏洵在文学方面的成就一点也不比苏轼差。苏洵在文学方面成就并不在诗词方面,而是在文学中的散文方面。只要我们认真研究苏洵散文,不难发现他的散文中论点突出,语言简洁有力,论据得体。散文大多数都是一些论辩文。在这一些论辩文中,他清楚地论述了北宋时期的一些著名的事件以及表达了自己的看法,对北宋时期著名事件进行了评判和证明。除此以外,他在谱学方面的成就也是非常大的。简单来说,他是现代苏式谱例的开创者。
三、苏辙的文学成就苏辙在文学方面最大的成就并不是诗词,而是史论和政论。他的一些代表作中清楚地阐述他对于治理国家以及朝廷中制度改革的看法,。从这些看法中我们可以知道,苏辙是一个很有想法的人。虽然他在诗词方面的成就不如苏轼,但是他在政论方面是很有成就的。
苏轼和苏辙苏洵的代表作有什么
苏轼代表作有《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念奴娇·赤壁怀古》、《前/后赤壁赋》等。苏辙代表作《黄州快哉亭记》、《上枢密韩太尉书》等,苏洵代表作《六国论》。
唐宋八大家之首
韩愈。
一、韩愈简介:
韩愈(768~824)字退之,河南河阳(今孟县西)人。曾任兵部、吏部侍郎等职。他是继司马迁之后最优秀的散文家之一。他倡儒反佛,在当时有进步意义。他针对六朝的文风号召复古,实际是革新。他主张为道而作文,文不能贯佛道而要贯儒道;文体要用三代两汉的散体,反对六朝以来流行的骈文。他在古代散文的基础上,创造发展了切合实用的散文形式,这在当时是积极进步的。他既有理论又有创作,他的文章逻辑性强,新颖生动,创用的词语言简意赅,富有表现力,有些已经成为现代汉语常用的成语与语汇。《原毁》、《师说》、《进学解》、《马说》、《画记》、《送李愿归盘谷序》、《柳子厚墓志铭》、《送孟东野序》、《张中丞传后叙》、《祭十二郎文》等,都是散文的上品。他的《杂说》是对人材埋没的感慨,以千里马与伯乐作喻,感染力很强。他的《毛颖传》,内容近似小说,趣味横生。
二、为什么韩愈能成为唐宋八大家之首?
韩愈之所以能位居“唐宋八大家”之首,是因为他在古文领域的地位既无可替代,又无可撼动。
首先,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和领导者,其重要性远超柳宗元。这是因为,韩愈长期活动于唐朝的政治中心与文化中心长安和洛阳,而柳宗元则不然,他从很年轻的时候开始,就被贬到了偏远的湖南和广西。所以,二人在当时的影响力,不可同日而语。
另外,韩愈被誉为“文章巨公”、“百代文宗”,就个人古文水平和古文成就来说,纵观整个历史,也无出其右者。《古文观止》中,收录韩愈文章24篇,数量高居第一,远多于第二名苏轼的17篇,甚至多于整个明朝所有文人的总和的18篇。韩愈的《师说》、《马说》均为古文经典中的经典。“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韩愈的名句,不但有文学价值,更兼具思想价值,这绝对是一般文学家难以企及的高度。
就连古文界的老二(单纯以古文写作水平论)苏轼,都对前辈韩愈推崇备至,他在《潮州韩文公庙碑》一文中歌颂韩愈道:公昔骑龙白云乡,手抉云汉分天章,天孙为织云锦裳。飘然乘风来帝旁,下与浊世扫秕糠。西游咸池略扶桑,草木衣被昭回光。追逐李、杜参翱翔,汗流籍、湜走且僵,灭没倒影不能望。作书抵佛讥君王,要观南海窥衡湘,历舜九嶷吊英、皇。祝融先驱海若藏,约束蛟鳄如驱羊。钧天无人帝悲伤,讴吟下招遣巫阳。犦牲鸡卜羞我觞,於粲荔丹与蕉黄。公不少留我涕滂,翩然被发下大荒。在苏轼的所有文章中,笔者最爱的就是这段,不止是辞藻华丽,不止是完美押韵,简直是惊艳绝伦到了极致。这不仅源于苏轼的妙笔生花,同时也源于韩愈真的配得上如此盛赞。
三、唐宋八大家都有谁?
“唐宋八大家”是中国唐代韩愈、柳宗元和宋代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八位大家的合称。
四、其他唐宋八大家简介
1、柳宗元
柳宗元出生于公元773年,死于公元819年,柳宗元字子厚,河东人,也就是今天的山西永济人。柳宗元的散文峭拔矫健,说理严谨缜密。寓言之作如《三戒》等,批判时政,文笔犀利。山水游记如《永州八记》等,清新秀美,既充满了诗情画意,又寓有深刻的寄托。这些都成为后人学习的典范。
柳宗元的代表作:寓言故事《三戒》,《黔之驴》,《永某氏之鼠》,《临江之麋》;哲学论著有《非国语》,《贞符》,《时令论》,《断刑论》,《天说》,《天对》,《永州八记》等。
2、欧阳修
欧阳修出生于公元1007年,死于公元1072年,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人。欧阳修参与纂写《新唐书》《五代史》,并独撰《新五代史》,又编《集古录》,有《欧阳文忠集》传世。北宋古文运动的代表。主要作品《醉翁亭记》《秋声赋》。
欧阳修代表作:《醉翁亭记》,《鸣蝉赋》《秋声赋》《与高司谏(jiàn)书》《朋党论》《伶官传序》《卖油翁》。
3、苏洵
苏洵出生于公元1009年,死于公元1066年,苏洵字明允,自号老泉,汉族,眉州眉山人。著有《嘉祐集》二十卷,及《谥法》三卷,均与《宋史本传》并传于世。
苏洵的代表作:《六国论》《衡论》《辨奸论》《管仲论》《权书》等。
4、苏轼
苏轼,出生于公元1037年,死于公元1101年,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人,也就是今天的四川人。苏轼的散文如行云流水,变幻随人,达到了很高的艺术境界。代表作如《上神宗皇帝书》、《超然亭记》、《前赤壁赋》、《后赤壁赋》等,都是历代传诵的名篇。
苏轼的代表作品:诗词《水调歌头》,《浣溪沙》,《江城子》《蝶恋花》等;散文有《前赤壁赋》,《后赤壁赋》《平王论》《留侯论》《石钟山记》等。
5、苏辙
苏辙出生于公元1039年,死于公元1112年,苏辙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人。
苏辙代表作品有栾城集、诗集传、龙川略志、论语拾遗、古史。代表诗有《墨竹赋》《南斋竹》《秋稼》。
6、王安石
王安石出生于公元1021年,死于公元1086年,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人。主要作品有存世有《临川集》《临川集拾遗》《临川先生歌曲》《临川先生文集》等。散文《伤仲永》千古流传。
王安石代表作:《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游褒禅山记》、《伤仲永》、《答司马谏议书》等。
7、曾巩
曾巩出生于公元1019年,死于公元1083年,曾巩字子固,汉族,建昌军南丰人,后居临川。曾巩的代表作存世有《曾巩集》《元丰类稿》《隆平集》、《上欧阳舍人书》《上蔡学士书》《赠黎安二生序》《王平甫文集序》。等
苏洵的文章有哪些(唐宋八大家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