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不想吼孩子,但好好说总没用!

儿童教育 0 968

1

前两天闺蜜跟我吐槽:假期带孩子去公园玩,遇到一个卖棉花糖的,孩子一定要吃。我不是那种严格的妈妈。偶尔吃一次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但刚才我给她买了一个糖葫芦。吃了两口之前,我大喊不要。现在我想要棉花糖,所以我没有买。这太棒了,哭着喊着就不走了。我不知道该怎么办。在公共场所,这么多人看着着,我更慌了...只要和朋友谈论孩子,情绪问题就会被提及。毕竟,100个婴儿有100个发脾气的理由。也许如果没有达到他的意愿,他们必须跌跌撞撞,哭泣和滚动...每次孩子发脾气,对我们老母亲来说都是一个艰难的考验。就像闺蜜一样,虽然表面上保持着理智,但内心已经慌了。避免这种尴尬的户外围观,然后处理孩子的情绪,天知道有多难!在这里,我不禁要求灵魂折磨每个人:如果你遇到类似的场景,你会怎么做?在大脑中快速学习育儿知识,然后管理自己的情绪,接受孩子的脾气?还是什么理性,接受?...都抛在脑后,目前唯一的诉求就是让他快点停下来?

2

说起来很惭愧。虽然我也充满了养育理念,但我苦心劝大家,孩子发脾气是好事,说明他们敢于表达感情;作为孩子的老父亲和母亲,我们应该接受和同理心,教他们理解情绪,学会情绪管理...然而,鹅,很多时候,我不能冷静下来。到了歇斯底里的节骨眼,根本没有机会谁不是有血有肉的中年妈妈?也会被孩子气得无奈。

一开始,我经常后悔,但下次还是会有声音,所以我迫切需要解决办法。直到学了脑科学,才释怀了很多。事实证明,我们的大脑中有一种镜像神经元,它可以直接反映观察者的行为和情绪。比如别人打哈欠的时候,我们也会打哈欠,这其实就是镜像神经元的作用。情绪也是如此。当孩子表现出极度的悲伤、易怒和焦虑时,这种情绪也会映射在我们的大脑中,让我们表现出类似的表现。一旦我们焦虑,就很难保持理性,冷静地与孩子沟通。因此,面对易怒的孩子,始终保持冷静,这种操作本身是相当自然的。当然,哪位老母亲在对抗天性方面没有努力过?一位朋友告诉我,孩子必须吃冰淇淋,但她没有买。孩子发脾气后,她没有发脾气,而是试图同理心:我知道你很难过,很生气,因为你没有吃冰淇淋。但这两天腹泻很严重,真的不能吃。好了,别再哭了。如果你难过,妈妈可以拥抱你,陪伴你。...在朋友眼里,接受负面情绪,指出原因,给出替代方案...一个关键点也没丢,一句话也没落,但是没用。所以,剩下的一点耐心也耗尽了。黔驴技术差的老母子,一秒钟就被打回原形,只想一顿脾气直接甩过去,别哭,就是不能吃,把孩子吓坏了。

是的,当孩子们发脾气时,我们都期待着大团圆的结局,但现实往往背道而驰。面对自然,你能扛多久,能扛多少次,只是时间问题。

3

这就是问题的根源:我知道所有的道理,但是如果真的到了最后,臣妾就做不到了~如果你想让他们尽快冷静下来,没有办法不花太多成本,轻松做到,轻松做到。还真有。不是我藏着掖着啊,也是最近才学到的,在两个孩子身上试了无数次之后,发现真的有奇效。与我们的共情大法不同,今天的方法属于小而精的妙招。当孩子的脾气爆发,你真的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时,我们可以尝试这样做:

第一步是陪孩子坐下来。心理学上有一个原则,那就是我们的情绪与身体的重心成正比。你发现人发脾气的时候特别喜欢站起来吗?站起来,好像更自信了。重心越高,脾气越大。所以,孩子发脾气的时候,我们可以试着减轻重心,先就近,顺势而为,找个地方坐下。旁边的椅子,客厅的地毯,我们也可以坐在室外,不是吗?你会发现,当孩子坐下时,你已经把他们从情绪的最高点拉了下来。当我们坐下时,情绪爆发的几率也会降低。以前在家的时候,我忙着改稿,就听客厅里姐弟俩吵架。原来姐姐花了很长时间画画,让DD小家伙捣乱撕了。CC气得忍不住推了推DD撞到沙发角,哭得稀里哗哗。当我看到它时,我害怕战争会越来越激烈。我赶紧让奶奶把它放在第一位DD抱走了。结果CC一看,更不开心,本来就是DD错了,现在好像她被欺负了。再加上之前被撕毁的画的悲伤和委屈,情绪突然决堤,站在客厅里哭泣...我赶紧上前握了握CC手,轻声对她说:来吧,先和妈妈坐下好不好~把她拉到地毯上。不要低估这句简单的话,这个简单的动作,它不仅是技术的重点,实际上是对孩子感情的认可。想象一下,当你发脾气的时候,如果有人愿意陪你,窝在沙发上,坐在地毯上,就像有一个依赖吗?有时候我们觉得同理心很难,因为我们必须在脑海中思考什么套路。事实上,陪伴TA坐下来是最方便的接受方式。当她的身体重心降低,心理感觉被接受时,她的情绪自然会变得更加平静。

第二步,你有没有注意到,当我们生气的时候,我们说的越多,我们就越错。在这个阶段,许多不可挽回的情况瞬间崩溃。比如CC,她坐下来对我说:我讨厌我哥哥,他撕了我的画!我也恨你,你不公平!如果我在这个时候解释一下,DD不是故意的..或者反对她,即便如此,你也不应该推弟弟…或者去反驳,我还恨你,你个小无良心…有可能是越来越无法控制,指不定脱口而出什么难听的话。至于孩子,只会更委屈,情绪之火会复燃。因此,如果你也担心自己处理不好这种情况,担心自己的话是批评和指责,最好打开傻瓜模式——你会重复孩子说的话。--我恨我哥哥,他撕了我的画-哦,他撕了你的画,你不开心,所以恨他~-我恨你,你是个坏妈妈-你有点恨我,我做得不好~心理研究发现,当你用自己的话重复对方的话时,孩子会有一种被重视的感觉。到了这一步,60%或70%的人都能平静下来。现在两个孩子生气了,我既不急于安慰,也不急于反驳,更不急于让步TA停下来,放空自己,当傻瓜复读机。这一步有奇效,一定要试试!

第三步,身体接触结束,当孩子的情绪逐渐稳定时,别忘了触摸他们的背部,触摸他们的小脸,给他们一个拥抱。许多母亲认为,最初的情绪是孩子的错,我抱着她相当于妥协,输?事实上,孩子哭得越多,她就越不安全,感到孤立,感到无助,需要关注和安慰。所以,一个大底线,不要和愤怒的孩子竞争,我们30多个父母,是为了解决问题。一个简单的拥抱,温柔的触摸,可以把父母的关注、安慰、理解等传递给孩子。谈恋爱的时候,妈妈们都知道,一千句我爱你,也比不上一个拥抱,一个亲吻。事实上,亲子关系也是如此。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说,他们从身体动作中学到的力量远远大于语言。

不过话说回来,今天和大家分享的这种方法,只是孩子发脾气时快速平静下来的一个小技巧。这是情绪管理的第一个环节。《你是孩子最好的玩具》一书曾提到,孩子任性发脾气是因为他们的生理和情感发展超出了他们的沟通能力。也就是说,他们暂时无法有效地表达自己的情绪和需求。这就要求我们扮演同理心的角色,看到和接受孩子的情绪,成为领导者的角色,教会他们理解和表达自己的情绪。我也在努力扮演这两个角色,希望能鼓励大家!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