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4年,毛主席找到宋庆龄,说要还50000美元给她,宋庆龄却懵了:什么时候借的钱,我咋不知道? 在历史的尘埃中,有些事像谜一样藏着,等着被挖出来。1954年,一位国家领袖突然找上宋庆龄,要还她5万美元,她却愣住了:这钱啥时候借的,我怎么一点印象都没? 上世纪30年代,红军刚结束长征,驻扎在陕北,日子过得特别苦。战士们缺衣少药,粮食也不够,冬天冷得要命。毛泽东通过潘汉年给宋庆龄捎信,希望她帮忙从弟弟宋子文那里借5万美元救急。宋庆龄是孙中山的夫人,一向支持进步事业,在上海有影响力。 但宋子文跟她关系早断了,因为政治分歧。宋庆龄没找弟弟,而是自己想办法凑钱。她把孙中山的抚恤金取出来,还抵押了他们的故居莫利爱路房子,那地方是华侨送的,有纪念意义。另外,她卖了些首饰,包括母亲的翡翠镯子和孙中山的金怀表。 这些东西对她很重要,但她还是换成钱。凑齐5万美元后,交给潘汉年带回陕北。这笔钱帮红军买了药品、棉衣和粮食,渡过难关。毛泽东他们以为是宋子文借的,没想到是宋庆龄个人出的力。她没说实话,怕大家觉得欠她情。 这个秘密守了18年。1954年,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记得这笔债,派潘汉年去上海还钱。潘汉年把5万美元交给宋庆龄,她当时没反应过来,以为是别的什么事。宋庆龄接过钱,没多解释,就让秘书转给上海负责人处理。她还是没提钱的来源,继续保密。 为什么呢?因为她觉得说出来会让领导们不安,也可能生出不必要的麻烦。宋庆龄一生低调,生活简朴,不爱张扬。她在上海的住所成了地下党的联络点,帮了不少忙,比如营救陈赓、援助廖承志,还恢复了与陕北的电台联系。 这些事她都冒风险,国民党特务盯着她,但她坚持下来。1937年西安事变后,周恩来见宋子文时提了感谢借款,宋子文回去问姐姐,她没承认也没否认,就这么过去了。宋子文也没再追问,两人关系本来就疏远。 真相到1969年才露出来。那年宋庆龄在信里跟朋友透露,这5万美元是她变卖家产凑的,包括抚恤金、房产抵押和首饰。这些是她全部积蓄,用掉后日子更紧巴。但她觉得值,因为红军需要帮忙,她能出点力就是事实,其他不重要。 毛泽东知道后,很感慨,这事成了革命史上的一段佳话。宋庆龄的贡献不只这笔钱,她从20年代起就支持共产党,帮着传递情报、派人去延安,比如医生马海德和记者斯诺。 她的住所是秘密据点,地下工作者常去接头。她还创办中国福利基金会,募集抗日物资。1949年后,她当副主席,继续做妇女儿童福利和国际和平工作。生活上她拒绝特殊待遇,住老房子,过得朴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