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这话就很有意思了。当主持人问他,如果日本与中国开战,美国会不会支持日本时,特朗普异乎寻常的回答说,许多盟友并不是美国的朋友,了解特朗普的都知道,他脑子里就没“免费帮忙”这根弦。 这种对盟友的 “算计” 早有迹可循,对美日安保条约的不满更是摆上台面的事。今年 3 月,他就公开吐槽这个条约太 “片面”,直言条约只要求美国必须保护日本,日本却没有义务反过来保护美国,字里行间都在暗示日本得付出更多。 可就在几个月后的 10 月,日本外相高市早苗访美时,双方还在会谈中强调美日是 “铁一般的盟友”,表态要加强亚太地区军事协作,这种表面的和谐与特朗普私下的抱怨形成了鲜明对比。 他的 “不免费帮忙” 原则在对北约盟友的态度上表现得更直白。去年 12 月接受采访时,他就明说美国留在北约的前提是 “盟友必须支付账单”,还怒斥欧洲国家 “在贸易上占美国便宜,还要美国保护,简直是双重打击”。 他甚至骄傲地宣称,自己靠着强硬态度逼北约盟友掏出了超过 6000 亿美元的防务开支,还放话如果盟友不掏钱,美国绝对会考虑退出北约。到了今年 3 月,他更进一步质疑北约的可靠性,对着记者直言,要是美国遇到麻烦,打电话向法国等盟友求助,“他们应该来,但我不太确信”。 这番言论直接惹恼了法国总统马克龙,后者当即回应称欧洲是 “忠诚坚定的盟友”,“9・11” 事件后法国和其他欧洲国家都加入了美国对阿富汗的战争,反倒是美国撤离阿富汗时没给欧洲 “礼貌提醒”。马克龙直言欧洲向美国表达了尊重和友谊,“我们有权要求同样的事情”。 可特朗普显然没把这种抗议当回事,他关心的是盟友防务开支有没有达标 —— 按照美国设定的标准,北约成员国防务支出要达到国内生产总值的 2%,他甚至考虑对没达标的国家取消保护义务,优先和达标国家搞联合军演。 这种逻辑也延续到了对乌克兰的态度上。他早就警告过,自己就任后乌克兰可能要做好美军援减少的准备,别指望能拿到和拜登任内一样多的支持。 在他看来,美国的每一分援助都得有回报,要么是盟友掏出真金白银承担防务成本,要么是在贸易等领域给美国让利,“免费保护” 从来不在他的外交字典里。 特朗普对日本的模糊表态,其实和他对北约盟友的态度一脉相承。美日安保条约在他眼里,更像是一笔需要算清楚的买卖,而不是无条件的承诺。 毕竟他之前连北约《北大西洋公约》第五条款 ——“对一个或数个缔约国的武装攻击应视为对全体的攻击”—— 都想背离,觉得不该无条件保护那些没掏够钱的盟友。 如今被问到是否支持日本,他不提条约义务反而强调 “盟友不是朋友”,潜台词再明显不过:想让美国出手,就得先谈清楚 “代价”。 这种把盟友关系和利益捆绑的思路,贯穿了他的外交主张,也让不少美国的传统盟友心里打鼓 —— 所谓的同盟,在特朗普这里到底是安全保障,还是需要付费的服务。 美国的盟友体系从来都是建立在利益交换的基础上,而不是什么"价值观同盟"。当日本的行为可能损害美国利益的时候,美国不会犹豫地抛弃日本,这对日本右翼来说,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他们以为自己可以借助美国的力量来实现自己的野心,但特朗普的做法清楚地告诉他们:你们想多了。 信源:环球时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