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丽文“不敢提统一”,很多人以为,她只是在学马英九“打太极”、“玩模糊”。错了!真相是:她的“危险性”远超马英九!她那“民进党叛将”的“前科”,根本不是“污点”,而是她的“核心战术”——用“国民党”的“壳”,去“掏空”统一的“根”! 这事儿必须从“根”上看。郑丽文是谁?她曾是民进党的“要员”。“一次不忠,终身不用”,这句“铁律”就是她的“政治墓志铭”。她能“背叛”民进党,谁能保证她不会“背叛”国民党,再去“投靠”下一个“政治山头”? 1991年从台大毕业就一头扎进民进党,那可是她政治生涯的起点,在绿营摸爬滚打多年,把“去中国化”的话术套路、政治投机的门道练得炉火纯青,后来不过是因为个人利益没谈拢才跟民进党闹掰。 这种为了前途说叛就叛的人,哪有什么坚定的政治立场,所谓的“政党归属”对她来说不过是随时可换的跳板。 她最擅长的就是用看似进步的表态迷惑人,当选国民党主席初期,嘴上喊着“两岸同为炎黄子孙、同属中华民族”,甚至放话“让台湾人自豪说我是中国人”,这番话一出来,不少人还以为国民党要重拾统一初心。 可没几天她就火速改口,把“中国人”的表述换成“尊重2300万民意”的模糊说法,生怕被绿营扣上“红统”的帽子。 讽刺的是,她去参加“白色恐怖政治受难者追思慰灵大会”,现场民众喊着“我们都是中国人”,她明明纪念的是为国家统一牺牲的吴石、朱枫等先烈,转头就改口“并非着重纪念吴石将军等人”,一边想借先烈的民族大义拉选票,一边又不敢触碰统一的核心,这种前后矛盾的表演,把政治投机的本质暴露得一览无余。 她嘴里的“九二共识”早就变了味,别人提“九二共识”是为了推进统一进程,她却只谈“两岸和平合作”,对“国家统一”这个核心目标绝口不提。 还抛出“统一要尊重台湾2300万民众的意愿”这种歪理,把地方民意凌驾于国家主权之上,本质上就是用“和平”的修辞包装“维持现状”的诉求,把统一问题无限期搁置。 离谱的是她一边说相信两岸矛盾能通过和平方式化解,一边接受外媒专访时却喊出“绝不放弃以武力保卫台湾”,这番自相矛盾的言论哪里是想推动和平,分明是为了讨好岛内的中间选民和外部势力,把两岸关系当成她选举的筹码。 她的危险性还在于,身后有国民党内“亲美派”和外部势力的双重制约,朱立伦离任前定下“亲美、友日、和陆”的路线,给她的两岸政策划了红线,党内朱立伦团队211人集体辞职,赵少康等元老还警告她要“减少亲中力量”,否则就令不出中央,在这样的压力下,她根本不敢触碰统一议题。 而岛内多年的“去中国化”教育,让年轻世代对“中国身份”的认同率极低,民进党还天天拿“抹红”攻击她,这些外部环境都成了她“不敢提统一”的借口,却没人想过,真正的政党领袖应该坚守民族大义,而不是被选举利益牵着鼻子走。 她所谓的“开创百年两岸和平”,不过是“温和拒统”的幌子,表面上推动两岸交流,实则是想拖延时间,让外部势力有足够机会武装台湾,增加未来统一的成本和风险。 马英九的“模糊”是明着不作为,而郑丽文是主动作为,用国民党的“壳”消解统一的正当性,让越来越多的人觉得“维持现状”就是最好的选择,慢慢忘记统一是必然趋势。 她很清楚,只要把“统一”这个话题从国民党的政治纲领中剔除,让“不统”成为党内共识,就算将来换了人,统一的根基也已经被她掏空。 而她自己则可以靠着“和平”的虚名,在岛内政治中左右逢源,这种带着伪装的“拒统”,比明着“台独”的危害大多了,毕竟明枪易躲,暗箭难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