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湖南一男子丧偶后,与邻村一离婚女子结婚,一家人靠男子种地为生,某天男子干完活回家时,突然听到屋子里妻子抽抽搭搭的哭声,男子以为妻子受委屈了,一把推开了房门,谁知眼前的一幕让他惊呆了! 湖南郴州有个农民叫李亨知,这些年他养大了六个孩子,特别的是,其中三个女儿跟他没有血缘关系,但都被他供到了大学毕业,现在一个在中科院工作,一个去了美国硅谷,还有一个当了老师。 李亨知年轻时就不容易,父母去世得早,家里还有个聋哑的二哥需要照顾,1993年妻子病逝,留下三个孩子,后来经人介绍,他和邻村离异的李水英组成了新家庭,李水英带着一个女儿李冬冬。 1999年夏天的一个傍晚,李亨知干完农活回家,看到妻子在屋里抹眼泪。旁边站着两个小女孩,穿的衣服又旧又破,脸色也不好,这是李水英和前夫生的另外两个女儿,李小玲和李小玉。 孩子们的亲生父亲染上了赌博,根本没法照顾她们,两个孩子实在过不下去了,才找到母亲这里来,李亨知看着两个孩子,沉默了一会儿,然后让她们留下来,这样一来,家里一下子变成了九口人。 养活这么多人不是件容易事,李亨知把村里那些外出打工的人家闲置的田地都承包了下来,一口气种了十几亩。每天天不亮就下地干活,天黑透了才回家。 孩子们的学费是最大的开销,那时候一个孩子一年要交几千块钱,六个孩子加起来就是两三万,李亨知自己舍不得吃舍不得穿,衣服破了就打补丁接着穿,鞋子烂了用铁丝绑一绑继续用,但只要是孩子们读书的钱,他从来不含糊。 2008年郴州遭遇大冰灾,很多地方停电停水,小女儿李冬冬在学校出不来,李亨知担心孩子挨饿受冻,顶着冰雪走了二十多里路去学校,路上雇了个车花了不少钱,就为了把热饭和棉衣送到女儿手里。 三个继女都很争气,大女儿李小玲学习特别用功,后来考上了中科院的研究生,现在在政府机关工作,二女儿李小玉对计算机感兴趣,考上大学后又申请去美国读书,现在在硅谷一家科技公司当软件工程师。 小女儿李冬冬也考上了北京师范大学的研究生,毕业后回到家乡当了中学老师,她说自己小时候得到那么多帮助,现在想把这份善意传递给更多的学生。 李亨知的三个亲生孩子读完初中就出去打工了,不是他偏心,而是孩子们自己选的,他们知道家里负担重,不想让父亲太辛苦,就早点出去挣钱帮衬家里。 现在李亨知已经60多岁了,还在种着那十几亩地,几个女儿经常给他寄钱,让他别干那么累,但他闲不住,他说自己身体还行,能干就多干点,也能给孩子们减轻点负担。 2022年,李亨知被评为“湖南好人”,当地媒体去采访他,问他这么多年有没有后悔过。他说从来没后悔,孩子们能有出息,比什么都强,他觉得自己当初的决定是对的。 村里人提起李亨知,都竖大拇指,有人说他傻,明明可以只管自己的三个孩子,偏偏要多养三个,但更多的人觉得他了不起,一个普通农民能把六个孩子都养大成人,这份坚持不是谁都能做到的。 “李亨知的故事真的太感人了,看完鼻子都酸了,一个普通农民,靠自己种地竟然能培养出三个高材生,而且其中两个还是名校研究生,这得付出多少心血啊!” “最让我佩服的是,李亨知对亲生子女和继女一视同仁,当年村里人还笑话他傻,自己亲生孩子初中毕业就去打工,却拼命供继女读书。” “现在看来,他的眼光真长远,三个继女个个有出息,亲生子女也和继女们关系融洽,这才是真正的智慧。 ” “想想1999年那天,他干完农活回家看到两个面黄肌瘦的女孩,二话不说就决定收养她们。” “家里本来就有七口人,一下子变成九口人,这种担当不是每个人都有的。特别是他曾经为了凑学费甚至去卖血,这种牺牲精神真的太伟大了。” “2008年冰灾那段也很打动我,他顶风冒雪走二十多里路给小女儿送饭送衣服。这种父爱,比血缘关系更重要,难怪三个继女后来都那么孝顺,他生病时全都赶回来照顾,还出钱翻修老房子。” 如果你处在李亨知的位置,面对九口之家的生活压力,你也会像他一样做出供继女读书的决定吗?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想法! 信源:嘉禾县人民政府官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