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谁顶得住!”安徽宿州,一位奶奶外出办事,晚上回家时已经是10点多,担心吵到家人,开门时都是小心翼翼的,可进屋后却发现大胖孙子就等在门口,见到奶奶的一瞬间直接变成“小马达”,开心的不行,直接把奶奶都给哄迷糊了。网友:这下奶奶的不动产都动了一下 安徽宿州的王奶奶(化名),晚上十点多忙完回家。 怕吵醒家人,她轻手轻脚转动门锁,动作慢得像怕惊着谁。 可刚推开一条门缝,客厅角落就有个小身影动了。 九个月大的胖孙子,本来乖乖坐着,一瞥见奶奶,瞬间眼睛亮成小星星。 之前还蔫蔫的像 “待机” 模式,下一秒就变身 “小马达”。 手脚并用地爬过来,笑得合不拢嘴,伸着小胳膊要奶奶抱,撒欢儿的样子太治愈。 这一幕传到网上,网友都直呼 “被暖化了”。 有人说:“隔代亲就是这样,孩子的期待,是老人最甜的牵挂。” 其实在中国家庭里,祖辈帮着带娃太常见了。 研究显示,很多家庭在孩子婴幼儿阶段,都离不开老人的照料。 我邻居张阿姨(化名)就是这样,每天帮儿子儿媳带孙女。 她说看着孩子从咿呀学语到满地跑,自己也觉得日子充实,被需要的感觉特别好。 心理学研究也说了,孩子常和祖辈互动好处多。 在社交技能和情绪识别上会更出色,还能从小感受到满满的安全感。 而对老人来说,照看孙辈也是一种双向治愈。 既能收获陪伴的快乐,还能获得生活满足感,晚年生活更有滋味。 当然啦,三代同堂也会有小挑战。 比如老一辈的教养观念和年轻人不一样,老人体力也跟不上高强度照护。 学界也提醒,祖辈带娃要讲究科学,家人得合理分工。 别让年迈的老人承担太重负担,有分歧多沟通,才能皆大欢喜。 现在很多社区也在帮忙,比如开设托育班、提供老年友好服务。 周末能帮老人看半天孩子,既减轻家庭负担,又不影响亲情陪伴。 王奶奶和孙子的这个瞬间,之所以让人感动。 是因为它藏着最纯粹的亲情,是孩子对奶奶的依恋,也是老人对晚辈的疼爱。 孩子的欢喜,是对老人付出最直接的回报。 老人被需要,也是晚年生活里最柔软的慰藉。 生活里的温暖,往往就藏在这些日常小瞬间里。 一句撒娇的呼喊,一个用力的拥抱,就足以治愈所有疲惫。 你家有没有这样暖心的隔代亲瞬间?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
“这谁顶得住!”安徽宿州,一位奶奶外出办事,晚上回家时已经是10点多,担心吵到家
春秋说史
2025-11-12 15:12:02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