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快讯! 俄罗斯和乌克兰宣布了 俄罗斯国防部11月11日发布战报称,过去24小时,俄军在苏梅、哈尔科夫、顿涅茨克、扎波罗热等方向发动攻势 。在哈尔科夫州库皮扬斯克,俄军第6集团军突击部队持续打击被围乌军,库皮扬斯克东部区域已全面被俄军控制 。 在顿涅茨克地区的红军城,俄军在中央区西北部、东部街区及火车站区域持续对乌军展开攻势,并挫败包围圈内乌军部队的突围企图。 乌克兰武装部队总参谋部11日发布截至当天8时的战况信息称,乌军在多个方向击退俄军进攻,在波克罗夫斯克方向击退俄军63次进攻。 同一天,乌克兰国家安全与国防委员会方面表示,乌军使用无人机袭击了俄罗斯萨拉托夫炼油厂。据长旅D报道,此次袭击引发至少8次剧烈爆炸,厂区燃起大火,关键蒸馏装置受损严重。 双方战报的差异,本质上是信息战的常态。俄军强调在库皮扬斯克和红军城的战术进展,试图展现正面战场的压制力;乌军则突出防御成果和对俄后方的打击能力,以此证明自身抵抗的有效性。这种“各说各话”的局面,让外界难以立即判断战场的真实态势。 库皮扬斯克的争夺具有重要战略意义。该地区位于哈尔科夫州东北部,是连接俄乌双方战线的交通枢纽。俄军若能稳固控制此地,将进一步压缩乌军在哈尔科夫方向的活动空间,并可能为后续向顿涅茨克方向推进创造条件。但乌军显然不会轻易放弃,双方在此地的拉锯可能还将持续。 红军城的战斗同样激烈。作为顿涅茨克地区的重要据点,红军城的控制权直接影响该区域的战线稳定。俄军称挫败乌军突围,说明包围圈仍在持续收紧,但乌军能组织突围,也表明其在包围圈内部仍有一定的战斗力和指挥体系。 乌军在波克罗夫斯克方向击退俄军63次进攻,这一数字虽显夸张,但也反映出该方向战斗的密集程度。波克罗夫斯克位于顿涅茨克州西部,是乌军防御体系的重要节点,俄军多次进攻未果,可能与其兵力部署或战术选择有关。 而乌军对萨拉托夫炼油厂的袭击,则是其“纵深打击”战略的又一次体现。萨拉托夫炼油厂是俄罗斯重要的石油加工基地,多次遭袭不仅会影响俄国内的能源供应,还可能打击其军工生产的原材料保障。尽管俄军声称拦截了部分无人机,但未能完全阻止袭击,暴露了其防空体系在应对低空慢速目标时的漏洞。 值得注意的是,双方的战报都存在一定的宣传成分。在战争中,通过发布有利于自身的信息来提振士气、误导对手,是常见的策略。因此,外界在解读这些消息时,需要结合多方信源进行交叉验证,避免被单一信息来源误导。 当前俄乌冲突已进入僵持阶段,双方在正面战场的攻防转换频繁,后方的袭击与反袭击也不断上演。这种局面不仅给两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也对地区和全球的安全与稳定造成了深远影响。国际社会应继续呼吁停火止战,推动双方通过和平谈判解决分歧。 举个例子,就像去年巴赫穆特战役,俄军一度宣称完全控制该城,乌军则表示仍在周边区域坚守并持续反击。直到数月后,通过卫星图像和第三方记者实地探访,才确认俄军确实占据了城区大部分区域,但乌军仍在城外保持着一定的军事存在,双方战报都有一定的片面性。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