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已经抛弃了俄罗斯!”俄专家去年抱怨中国在俄乌保持中立,不仅暗示普京或许会

余军侃武器 2025-11-12 12:42:19

·“中国已经抛弃了俄罗斯!”俄专家去年抱怨中国在俄乌保持中立,不仅暗示普京或许会和美国结盟,还表示不能只依靠中国,那么现在看来俄罗斯是真委屈,还是打不赢急眼了? 俄乌战场上炮声隆隆,中俄老铁间却冒出这么个传闻:一位俄专家直言中国“抛弃”了俄罗斯,还撺掇普京去抱美国大腿。这话听着像委屈巴巴的抱怨,还是战场吃紧下的急眼之语? 中俄关系那是铁打的基石,早从上世纪50年代建交起,就一路走来,互相扶持。进入新时代,双方签下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协议,经贸合作水涨船高。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前,双边贸易就稳稳超2000亿美元,能源管道东线、西线齐头并进,俄罗斯的天然气稳稳流入中国,换来我们的大豆、机械和电子产品。这不光是买卖,更是战略互补。   冲突一打响,西方国家立马拉开制裁大网,冻结俄罗斯海外资产,切断SWIFT通道,卢布汇率像过山车一样起伏。俄罗斯经济虽受冲击,但靠转向东方市场,2023年贸易额冲到2400亿美元大关,2024年继续保持高位。中国这边呢,从头到尾坚持中立,不搞小动作,不跟风制裁,坚持联合国宪章原则,推动政治解决。这立场不是骑墙,而是大国担当,维护国际公平。 冲突从2022年2月24日拉开帷幕,俄罗斯军队进入乌克兰东部,乌方依托城市防御顽强抵抗。战线拉长到顿巴斯矿区,双方反复争夺,每寸土地都浸染血迹。西方援助源源不断,美国和欧盟砸下上千亿美元,送来导弹、坦克和情报支持,延长战事。俄罗斯则面临补给压力,国内动员令下,工厂加班生产军工品,民众生活成本上涨。   进入2024年,战场胶着,哈尔科夫和阿夫迪夫卡方向炮火不绝,乌克兰能源设施屡遭打击,黑海航道中断,粮食出口受阻。中国多次发声,外交部发言人直言,和平是唯一出路,呼吁对话谈判。2023年我们提出12点和平计划,强调尊重主权、放弃冷战思维,2024年又在联合国安理会重申,推动日内瓦会谈框架。这些努力,不是空谈,而是实打实的斡旋,帮着缓和全球紧张氛围。 去年,也就是2024年秋天,莫斯科国际关系圈子里,一位俄罗斯分析师在研讨会上放话了。他直指中国在中立旗号下,没给俄罗斯足够军事援助,让莫斯科在西方围堵中觉得后院起火。话锋一转,他还暗示普京团队或许得考虑跟美国有限接触,缓口气儿,避免把所有鸡蛋搁一个篮子——也就是别太指望中国。这番言论迅速见诸媒体,俄罗斯卫星通讯社和塔斯社跟进报道,标题党味儿十足,网上议论纷纷。分析师背景是智库出身,平时研究欧亚战略,这次发言像是在为俄罗斯外交出主意,但听起来透着股子不满。   克里姆林宫没直接回应,普京在圣彼得堡经济论坛上只提了句,中俄是新时代全面战略伙伴,牢不可破。俄罗斯国内舆论分两派,一派觉得这话戳中痛点,战场上美西方援助乌克兰上百亿,中国经济支持虽暖心,但军事上中立让俄罗斯觉得孤军奋战;另一派则批评这专家多嘴,破坏中俄大局。 这事儿闹开后,北京这边反应稳当。外交部例会上,发言人点明,中俄关系基于平等互信,不容第三方挑拨。中国援助俄罗斯是经贸正常往来,2024年对俄出口增长15%,进口能源占我们总量的20%。但军事援助?那不符合我们和平发展道路,也会给西方借口升级制裁。我们国家从不输出革命,更不卷入他国内战,坚持不干涉内政。俄罗斯专家那话,表面看是抱怨,骨子里反映出战场压力大。   2024年,俄罗斯军队在东部推进缓慢,伤亡数字攀升,西方情报称普京亲自督战,但后勤链条拉得太长。乌克兰靠北约训练的特种部队反扑,F-16战机列装后空袭频仍。俄罗斯经济虽反弹,GDP增长3.6%,但通胀隐忧,民众对长期战的耐性在考验。专家暗示普京“转舵”美国,听着荒唐,美国刚冻结我们俩上万亿资产,还天天喊“民主联盟”围堵,怎么可能真和解?普京多次表态,北约东扩是根子,美国是幕后推手,乌克兰背后就是华盛顿的金主。 说白了,这专家的抱怨,更像是俄罗斯内部战略焦虑的泄露口。战场打到这份儿上,谁都不好过。俄罗斯真要“委屈”?我们看事实:中国没抛弃,谁也没法儿指手画脚。中俄高层互访不断,2024年5月普京访华,双方签下30多项合作协议,涵盖航天、农业和数字经济。10月,国防部长绍伊古访京,谈军贸但不越红线。   俄罗斯明白,美国不是靠谱伙伴,历史教训摆那儿,冷战结束就翻脸不认人。专家说不能只靠中国,那我们问问,靠谁?靠欧盟?他们一边喊人权,一边卖武器给乌克兰。靠印度?中印边界还有摩擦。俄罗斯多元化外交没错,但中俄是压舱石,上海合作组织、金砖机制里,两家带头,抗衡西方单边主义。 从大格局看,这冲突暴露了国际秩序的乱象。西方双标,援助乌克兰却不管中东乱局;俄罗斯维护安全利益,却被扣“侵略”帽子。中国中立,不是软弱,而是智慧。

0 阅读:0

猜你喜欢

余军侃武器

余军侃武器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