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2年,马皇后出殡,狂风暴雨不止,朱元璋大发雷霆:“雨若不停,送葬人全部陪葬

余军侃武器 2025-11-12 12:42:19

1382年,马皇后出殡,狂风暴雨不止,朱元璋大发雷霆:“雨若不停,送葬人全部陪葬!”在场的人吓得瑟瑟发抖,此时宗泐法师说了一句话,救了众人。 马皇后本名马秀英,出身宿州大户人家,早年父母双亡,跟了养父马公。马公和郭子兴是把兄弟,那时候元朝末年,天下大乱,郭子兴起兵反元。朱元璋那时还叫朱重八,在皇觉寺当小和尚,日子过得紧巴巴。马公看中他有股子倔劲儿,就把养女许配给他。至正十二年,两人成亲,马秀英从嫁妆里拿出二十两银子,全给了丈夫。这钱虽少,可成了朱元璋拉队伍的起步资金。没这笔钱,后来的红巾军兴许就没影儿了。 婚后,马皇后跟着朱元璋南征北战,吃尽苦头。至正十五年,打和州时,军中闹粮荒,她带着妇孺上山挖野菜,自己啃树皮省口粮给伤兵。洪都被陈友谅围困,她背着受伤的丈夫趟过齐腰深河水,从那以后落下了寒症,每逢阴雨就咳血。一次张士诚部追杀,她扮农妇背丈夫走十里山路,脚底磨出血来也不吭声。这些事儿,在军中传为美谈,马皇后不是娇生惯养的闺阁小姐,她是实打实的开国伴侣。 朱元璋起兵成功,定都南京,封马秀英为皇后。洪武三年,他想封赏马家亲戚,马皇后劝住他,说外戚干政是亡国祸根,汉朝吕后、霍光就是前车之鉴。这话说到点子上,朱元璋立马定下规矩,马家只给厚禄,不给实权。从此,明朝开国就把这当祖训,稳住了朝局,避免了后宫乱政的隐患。马皇后管后宫,井井有条,还常去织造局检查军需布匹,确保士兵冬天有棉衣穿。她不摆架子,宫人犯错也多是宽大处理,深得人心。   洪武十五年,马皇后旧疾发作,太医院的御医跪了一地伺候。一个年轻太医说药石难效,当场就被杖毙。马皇后知道后,劝朱元璋别迁怒医者,生死有命。她说完没多久,就握着皇帝的手咽气了。那是八月的事儿,宫里哭声一片。朱元璋痛失贤妻,下令守丧二十七天,规格高得没话说。九月庚午日,出殡队伍浩浩荡荡,从宫里出发,直奔孝陵。 队伍里,楠木棺椁由一百二十八人抬着,文武百官披麻戴孝,宫女太监捧香炉散纸钱。本来天还好好的,行到城外三里,乌云压顶,大雨哗哗落下。雷声轰鸣,闪电划破天,雨水把黄土路冲成泥浆。棺椁在道上滑,官员们淋成落汤鸡,队伍乱成一锅粥。朱元璋本就悲痛加倍,这雨让他觉得是天在作对,他瞪着眼吼出那句“雨若不停,送葬人全部陪葬”。话一出口,全场死寂,官员们跪在泥里,不敢抬头,生怕下一个就是自己。 这时候,宗泐法师从人群后走出来。他是灵谷寺的住持,早年跟朱元璋打过仗,两人熟识。法师抬头看雨,说了这么一句:“雨降天垂泪,雷鸣地举哀。西方诸佛子,同送马如来。”意思是,这雨是老天为马皇后落泪,雷是大地在哀号,佛门弟子们一起送她上路。朱元璋听完,愣了愣,雨也渐渐小了。队伍稳住,继续往前走。这话不光救了众人,还让皇帝转怒为喜,后来还赏了法师。 马皇后的功德,不止在战场上。她帮朱元璋从乞丐变皇帝,立下家法,避免外戚祸国,这在封建王朝里是稀罕事儿。明朝开国,靠的就是这种家国一体的精神。朱元璋晚年,常忆起马皇后送饭烫伤胸口、缝衣冻裂手指的事儿,下旨把坤宁宫原样保留,不许动。洪武十七年,工部想换帘幔,他只批了“照旧”俩字。孝陵享殿里,她的画像还挂着,铜鹤脖子上那道剑痕,是皇帝亲手留下的,泄了心头那口气。 说到底,马皇后是明朝的定海神针。她不贪权不占地,专心辅佐丈夫建国安邦。这故事告诉我们,夫妻齐心,国家才能稳。乱世里,她从布衣帮手变皇后,靠的是实干和贤德。朱元璋虽有雷霆手段,但遇上马皇后,总能收住性子。宗泐法师那句话,也道出了天人合一的道理,合了皇帝的心思。    

0 阅读:141

猜你喜欢

余军侃武器

余军侃武器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