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法国宣布将在2026年向乌克兰派遣1万人驻军,陆军参谋长皮埃尔·希

栗頿聊 2025-11-12 11:11:59

11月11日,法国宣布将在2026年向乌克兰派遣1万人驻军,陆军参谋长皮埃尔·希尔在国民议会表示,派遣军队的决定是基于风险而非机会做出的,并且取决于俄乌停火的前提。   法国并非一时冲动,为了支撑这个战略构想,他们早已做了不少铺垫:国防预算提升到500亿欧元,组建了7000人的快速反应部队,号称几天内就能部署到东欧,就连代号“猎户座-26”的军事演习,都被外界看作是为可能的驻军行动做彩排。   看得出来,马克龙政府对这件事早有盘算,背后更藏着想要争夺欧洲安全事务话语权的心思。毕竟现在美国对乌克兰的支持越来越摇摆,法国显然想借着这个机会,把“欧洲战略自主”的口号落到实处。   可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布满荆棘。首先欧洲内部就没能达成共识,马克龙的提议更像是一场独角戏。   德国态度暧昧,明确表示要等安全保障框架更清晰后再做决定,言下之意就是暂时不会跟进;波兰直白说冲突结束后也不会向乌克兰派兵;意大利干脆拒绝派兵,只愿意参与停火监督和在国外训练乌军;保加利亚也只肯参与黑海水域的辅助任务,不愿派地面部队。   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的沉默,更凸显了法国的孤掌难鸣,毕竟《华盛顿条约》的集体防御条款根本不适用于非成员国乌克兰,北约很难实质性支持这个计划。   对手俄罗斯的反应则直接又强硬。莫斯科明确警告,任何未经同意进入乌克兰的外国军队,都会被视为“合法打击目标”,同时还在边境部署了十二个导弹旅,用实际行动表明立场。   俄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还不忘调侃,说法国连自家卢浮宫都快管不好了,言语间满是嘲讽。   最尴尬的要数计划的受益方乌克兰。基辅方面的回应模糊又谨慎,嘴上说着欢迎一切防务支持,心里却满是顾虑。   之前敖德萨港的外籍教官就遭到过俄军导弹袭击,造成严重伤亡,这个教训让乌克兰不敢掉以轻心,生怕法国驻军会引来俄罗斯更猛烈的报复。   而且外国军队长期驻扎,也让乌克兰对自身主权问题忧心忡忡,法国递过来的这份“支持”,更像是个烫手山芋,接也不是、不接也不是。   即便外部障碍都能克服,这个计划在法国国内也面临重重阻力。民意调查显示,超过半数法国人不赞成向乌克兰派遣部队,大家既担心庞大的军费开支会加重负担,更害怕士兵伤亡——法国在非洲萨赫勒地区军事行动中损失127名士兵的记忆,至今仍让民众记忆犹新。   巴黎、马赛等城市已经爆发了反对派兵的游行,左翼政党领导人梅朗雄等人更是公开批评这个决定不明智,认为是在“把年轻人送进战壕”。   更关键的是,派兵的核心前提“俄乌停火”,目前来看几乎是个难以实现的目标。俄乌冲突已经持续多年,双方进行过近十轮谈判都以失败告终,现在连直接联系都中断了,停火遥遥无期。   这个前提条件,无形中变成了一个可能的“退路”,未来或许会成为法国不派兵的合理借口。   就算真的实现了停火,后勤补给也是个大难题,乌克兰的基础设施早已被战火严重破坏,法军的补给线得从波兰陆路运输,三天的路程完全暴露在俄军无人机和导弹的打击范围下,风险极高。   说到底,法国这场万人驻军计划,更像是一场充满算计的政治表态,而非即将落地的军事行动。它既展现了法国的战略雄心,也暴露了欧洲在安全事务上的分裂与困境。   真正的和平与安全,从来不是靠单方面的姿态就能实现的,更需要各方坐下来沟通协商,找到兼顾彼此利益的解决方案。

0 阅读:30

猜你喜欢

栗頿聊

栗頿聊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