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一女子拿着28年前存单,到银行取钱,不料银行竟然说,存单年限太久了,他们要核

春秋说史 2025-11-12 11:11:31

上海一女子拿着28年前存单,到银行取钱,不料银行竟然说,存单年限太久了,他们要核实后才能给钱,女子也表示理解,本以为就几天吧,结果,直接3个月过去了,她还是没取到钱,银行一直说再等等,女子无奈之下,选择走投诉流程! 一张存了28年的老存单,最近让杭州顾女士(化名)操碎了心。 1997年,她在建设银行某支行存了3000元,约定到期自动转存。 这张存单就这么静静“躺”了近三十年,直到今年6月,顾女士才想起这笔钱。 她拿着已经泛黄的存单去取款,却碰了钉子,银行说系统查不到记录,需要后台核实。 这一核实就是三个月,期间顾女士多次催促,得到的永远只有三个字:“还在查”。 无奈之下,她只好走投诉流程,这才得到了更多解释。 银行说了两个原因: 一是当年系统无法识别顾女士名字中的“珮”字,柜员手工改成了“佩”字,并加盖了公章。 二是这些年系统升级、数据迁移,可能导致原始电子记录丢失,需要调阅纸质凭证核对。 技术原因听起来合理,但储户手里明明拿着盖有公章的原始存单。 银行当年既然认可了改名操作,如今却以“系统查不到”为由拖延三个月,这说得过去吗? 网友们说得更直接:“银行要是你欠它钱,一万年前的账都能翻出来,客户要取钱,就百般推诿。” 话虽带情绪,却道出了很多人的心声。 其实解决这件事并不复杂,银行应该限时完成核查,既然客户持有合法凭证,就该优先兑付。 如果是系统升级导致数据丢失,这个责任不该由储户承担。 技术可以更新,但对客户的诚信不能打折。 这张老存单考验的不是技术,而是诚信。 存单会泛黄,但信任不该褪色。 希望银行能尽快给顾女士一个满意的答复,也让更多人相信,存在银行里的不仅是钱,更是一份放心。 大家家里有没有这种“古董”存单?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

0 阅读:2681

评论列表

用户10xxx95

用户10xxx95

7
2025-11-12 18:16

店大欺客!

用户10xxx20

用户10xxx20

6
2025-11-12 16:09

千万不要高估银行系统的有效性,很多高大上软件都一样的尿性(是工程师还是领导原因)。 本人亲自经历过用友和金蝶软件、粤省地税软件、总局金税软件、公积金系统、农商银行软件各种问题。最大1项是无法处理小数点(是在逃避无限循环问题吗?我不是开发人员,求指教)

猜你喜欢

春秋说史

春秋说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