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这笔账没那么好算。对游客来说,日本此前的低签证费是“性价比”优势之一,尤其吸引东南亚和预算有限的中国游客——要知道中国游客占日本签证发放量的70%。若涨幅向欧美看齐,难免会让部分人转向泰国、越南等消费更低的目的地。旅游业界的担忧并非多余:一旦价格敏感型游客流失,地方餐饮、住宿行业的复苏可能受拖累。 支持者认为这是与国际接轨的正常调整,能筛选出高消费游客,推动旅游业提质。可“提质”不该只靠涨价,若景点拥挤、服务缩水的问题没解决,再高的费用也留不住人。毕竟游客选目的地,看的是体验与成本的平衡,而非单纯为“涨价门槛”买单。这场47年一遇的调价,最终是双赢还是双输,还得看落地后的实际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