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刚刚,中央两部门发布,释放两个信号,周一将迎来大变盘 上证指数在11月6号冲上4000点,市场交易活跃,成交量也跟着放大,但第二天就跌了下来,没能稳住,整周的交易额在1.8万亿到2.2万亿之间来回波动,这显示投资者心态不太一致,有人买入,也有人卖出,政策方面有一些消息,不过企业盈利还没跟上,资金流向也不集中,这就是当前市场的实际状况。 现在A股整体不算贵,上证指数的市盈率大约14倍,比2007年和2015年低很多,和国外市场相比,中国股票的折价超过20%,全球资金对中国资产仍有偏好,新兴市场中投向中国的基金占了七成以上,这说明投资者并非不看好中国市场,而是更愿意选择那些基本面扎实、适合长期持有的股票。 央行最近做了不少事,10月底开始买进国债,投入了200亿,11月5号又开展了一次7000亿元、期限91天的逆回购操作,目的是向市场提供流动性,但不是大规模放水,这和“十五五”规划中强调突破关键技术的方向是一致的,也就是稳住经济基本面,重点支持科技领域,不搞全面刺激,我觉得这种精准支持的方式比广泛撒钱更有效,至少不会再次催生泡沫。 资金流向显得很分裂,外资今年买入六百多亿元,一直在加仓,内资主力却还在流出,散户倒是非常活跃,天天追涨杀跌,机构态度谨慎,游资却冲得猛,形成一种奇怪的平衡局面,年初六部委发布文件,要求保险公司的新增保费要有三成投入股市,一年就是上千亿规模,这笔钱不算快钱,是慢慢进来的,对市场结构有好处,能让投资者减少短期炒作的想法。 板块轮动在发生变化,11月6号那天,化工、电网、电解铝这些传统行业突然上涨,磷化工因为产品价格即将上调,电网则由于人工智能耗电量大,加上国家今年计划投入8250亿元建设电网,科技股方面,AMD获准向中国销售芯片,半导体板块短暂走强,但基金已经超配TMT超过四成,不少投资者开始卖出,资金正从高位流向估值较低的地方,这是市场资金的常见做法。 消费情况开始好转,10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上涨0.2%,食品饮料和家电这些行业的估值在回升,企业获得利润增长,消费者也更愿意花钱,内需的韧性重新显现出来,这不是靠空喊口号,而是实际的盈利提升带动的,只要人们的收入有所增加,消费表现就会保持良好。 企业业绩数据已经能撑住场面,三季度非金融企业利润增长百分之十一点六,比二季度高出十个百分点,创业板增速达到百分之三十三点六,净资产收益率连续四个季度保持稳定,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也转为正数,商务部暂停对美国石墨出口限制,这让新材料企业成本切实下降,这些变化都说明企业在真正好转。 外资正在调整投资组合,MSCI新纳入的17家A股公司里包括了华虹和江波龙这类半导体与存储企业,这表明国际资本不再局限于白酒和银行板块,开始重视关键技术领域的发展,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的地位正得到重新评估,这种变化源于产业实力的提升。 刚入市的投资者最近亏了不少钱,他们在七八月追买科技股赚到一些收益,但十月后市场轮动太快,很多人被套住了,保守的投资者转向银行和公用事业股,图个稳妥,激进的投资者采用哑铃策略,一边押注AI和半导体,另一边配置医药和消费板块,两边都沾上一点,公募基金也是这样,三季度还重仓电子股,四季度就悄悄调转方向,开始买入化工和机械这类低估值周期股。 年报还没完全披露的这段时间里,年底机构需要兑现收益,前期涨得多的板块可能被卖掉,这不是什么恐慌情绪,只是正常的操作,市场不会一直上涨,也不会一直下跌,关键要看投资者手里拿的是不是真有业绩支撑、有逻辑基础、有未来前景的公司,我现在觉得,与其猜测明天是涨还是跌,不如仔细看看自己手上的股票是不是真的有业绩、有成长逻辑、有长期空间。
A股:刚刚,中央两部门发布,释放两个信号,周一将迎来大变盘 上证指数在11月6
西的柚子
2025-11-10 01:26:34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