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鹏这家车企,眼看着越来越有想法了,这指的还不只是这几天疯狂刷屏的发布会和机器人,而是亲历了一场群访后,我发现何小鹏在公司战略层面上的投入和野心,已经超越了绝大多数同行。 比如很多人最关心的小鹏为什么如此坚持投入「高度拟人化」机器人,何小鹏给出了三个理由,分别是更利于机器人学习、与真实世界的适配性更高,以及在人类的视角里更具亲和力。 坦白说,拟人机器人的好处有很多,如果要罗列肯定不止这三条,但如今多数具身智能企业都还持观望态度,原因很简单,人人都知道拟人是一个难而正确的事,不做是因为投入实在太大,短期内断然难有回报。 从这一点看,新能源竞争的疯狂程度,丝毫没有削弱何小鹏身上的理想主义色彩,而AI时代的推广其实很需要这样的企业家,因为他太清楚市场需要的是什么了,如果仅仅是因为很难就不把这事坚持下去,那古往今来那些能改变人类生活的科技成果,至少要消失一半。 当然,这么做的风险也是肉眼可见的,能不能找到一条既能说服资本又能说服市场的路,才是小鹏这家企业最迫在眉睫的难题。 这让我想起了前段时间罗永浩跟影视飓风Tim对话的那期播客,Tim说的很直白,在行业里对标就要对标第一,如果连想想都不敢,实际做起来,标准只会越来越低。 小鹏给自己定下的目标,是十年内中国和海外市场达成五五开的局面,而且这个目标是一开始就定好的,从汽车、出行到具身智能,所有业务线从诞生就已经在为出海做铺垫。 只能说在想象空间上,如今小鹏确实领先了不止一个身位。
李想傻眼,小鹏估计也懵了,余承东可能万万没想到。一帮新势力在那打生打死,秀肌肉
【214评论】【15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