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对抗原来只是幌子?特朗普真正目的暴露,中国可能是唯一打破美计划的国家。

薛彤作琴 2025-11-02 10:34:09

中美对抗原来只是幌子?特朗普真正目的暴露,中国可能是唯一打破美计划的国家。 最显眼的窟窿是制造业的空心化。上世纪 50 年代,美国私营部门里 35% 的工作岗位都来自制造业,那会儿的美国工厂能造出世界上大半的工业产品。 可到了特朗普上台前,制造业岗位只剩下 1280 万个,占私营部门的比例跌到 9.4%,连高薪岗位里的占比都从 39% 滑落到 20%。更要命的是贸易逆差,2024 年全年逆差额冲到 9184 亿美元,创下 1960 年以来第二高,12 月单月就飙到 984 亿美元,进口额比出口额多出近千亿。 这种困境不是一天两天造成的。20 世纪 80 年代开始,美国的服装、搅拌机这些轻工产品就陆续转移到劳动力便宜的拉美和亚洲国家,90 年代《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生效后,连钢铁业都受冲击,韩国等国的钢铁产能起来后,美国钢铁厂的岗位一路流失。 2001 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更是让这种产业转移加速,1999 年中国商品出口额还不到美国的十分之一,到 2008 年就超过美国成了世界最大商品出口国。 而美国自己则越来越依赖服务业,2023 年光广告服务就出口 240 亿美元,服务出口总额超万亿美元,可这些没法填补制造业流失留下的就业缺口。 特朗普的关税政策本想救场,结果却捅了更大的篓子。他对进口软木原木加征 10% 关税,对橱柜等木制品加征 25%,还威胁要对中国商品加征 100% 关税,声称能 “保护美国制造业”。 可实际成本全落到了美国人自己头上,哈佛大学研究发现,新关税实施后,美国进口商品价格平均涨了 4%,本国产品也涨了 2%。 美国税务基金会测算,2025 年每个美国家庭要多花 1300 美元税费,2026 年更是涨到 1600 美元,连全国住宅建筑商协会都警告,这些关税会推高住房成本,给本就低迷的房地产市场添乱。 “脱钩” 的算盘打得更精,却同样反噬自身。美国搞 “芯片四方联盟”,用《芯片与科学法案》砸钱让产业回流,还出台《全美国国旗法案》要求政府采购的国旗必须美国制造,本质上是想切断和中国的供应链。 可全球供应链有自己的规律,强行 “去中国化” 让美国企业成本飙升,波士顿联储测算,新一轮关税可能让核心通胀率再涨 75 个基点。更尴尬的是,即便制造业岗位能增加 30%,占比也只能到 12%,远回不到当年的水平。 特朗普把这一切归咎于中国,可明眼人都看得出,加关税和 “脱钩” 不过是转移视线的手段。那些被关税推高的生活成本,那些回不来的制造业岗位,那些越拉越大的贸易逆差,都是美国经济长期结构性问题的集中爆发,再强硬的对华姿态,也遮不住这些实实在在的困境。 信息来源:参考消息:美媒:美国如何失去制造业强国地位?

0 阅读:2
薛彤作琴

薛彤作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