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不其然! 日本突然宣布反水! 10月31日,高市早苗上任没多久,就做了一件让美国方面感到不快的事情,特朗普刚刚离开日本,高市早苗随即公开表示,日本不会听从美国的意见,将继续购买俄罗斯的液化天然气,这件事发生在2025年10月31日,时间点选得很微妙,像是特意选择在这个时机表明立场,日本官方给出的解释很实际,俄罗斯天然气占日本进口总量的百分之九,如果切断这个供应来源,电价就会上涨,工厂的生产也会受到影响。 要知道,特朗普在日本的时候,还拍着桌子要求日本跟着 G7 一起加码对俄制裁,甚至放话 “不配合就削减军事保护”。结果人家前脚刚走,日本后脚就翻脸,这明摆着是不给美国留面子。 最有意思的是,当天正好是日本的 “能源安全保障日”。高市早苗在首相官邸的记者会上说得直白:“老百姓的日子、国家的经济,才是最要紧的。什么同盟关系,也不能让日本人吃亏” 这话可不是随便说说,日本真的离不开俄气。每 10 份进口天然气里,就有 1 份来自俄罗斯,看着占比不算特别高,但背后藏着大玄机。 日本两大巨头三井物产和三菱商事,在俄罗斯 “萨哈林 2 号” 项目里占着 22.5% 的股份,这项目产的天然气,直接供着东京电力、关西电力这些大家伙,还撑着日本近 40% 的化工厂运转。 关键的是,俄罗斯有直达北海道的输气管道,运过来的成本比从中东、澳大利亚买便宜快四成,还不用担心里六甲海峡堵车的风险。 要是真听美国的话断了供,日本化工厂的成本得涨两成以上,工厂可能要停工,老百姓的电费、燃气费也得跟着飞涨。本来日本经济就没缓过来,这一下简直是往火坑里跳,高市早苗可不敢冒这个险。 美国这边说白了就是双重标准。自己偷偷通过第三方买俄罗斯的能源,转头就逼着日本彻底切断渠道,让日本买更贵的美国天然气。 一算账就知道,美国 LNG 比俄罗斯的贵一半还多,日本每年得多花 80 亿美元,相当于 500 多亿人民币,这钱够建好几个大型医院了。日本财界早就憋一肚子火,这回高市早苗站出来,其实是替商界说出了心里话。 这背后还有高市早苗的政治小算盘。她本来就是极右翼,一直想跟着安倍晋三的路子走,搞 “日本自己说了算”。之前日本自民党内部就吵翻了,都说太依赖美国能源迟早要出事。 经济产业省私下算过,要是接着配合美国制裁,到 2026 年日本能源自给率可能跌到 5% 以下,创历史最低。高市早苗这波 “反水”,既讨好了商界,又巩固了自己的右翼基本盘,为以后修宪、扩军攒够了资本。 这事儿还搅乱了 G7 的阵脚。本来德国、意大利就因为依赖俄气,对制裁升级磨磨唧唧。日本这么一公开 “破局”,相当于给 G7 的制裁撕开了一道大口子。 俄罗斯反应超快,立马宣布把 “萨哈林 2 号” 的供气合同延长到 2035 年,还承诺三年内再降 10% 的运费,直接把日本绑得更紧了。 但日本也没打算彻底跟美国翻脸,而是玩起了 “双面操作”。军事上,还在跟美国升级 “宙斯盾” 系统,给驻日美军加后勤预算;经 济上,却在能源领域硬刚美国,给自己留后路。高市早苗心里门儿清,跟美国彻底闹掰不划算,但一直当冤大头也不行,所以选了能源这个关键又不算太敏感的领域,试探美国的底线。 美国那边看着凶,实际也没敢真动手。毕竟在亚洲的布局离不开日本,要是把日本逼急了,让它转头跟中国、韩国搞能源合作,美国就得不偿失了。 而且美国自己的 LNG 产能,短期内也填不上日本的缺口,真逼日本断供,最后吃亏的还是自己。 说到底,国与国之间,没有永远的顺从,只有永远的利益。日本这波操作,既不是一时冲动,也不是彻底背叛,而是精打细算后的 “利益优先”。 未来美日同盟还会怎么拉扯,G7 的制裁会不会彻底崩盘,都得看这盘能源大棋怎么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