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对付中国,不是去和它打仗!美国驻北约前大使说:中国有庞大的陆军、海军和空军,

恰似江楼月 2025-11-02 01:16:42

我们对付中国,不是去和它打仗!美国驻北约前大使说:中国有庞大的陆军、海军和空军,以及数量不明的导弹、核武器,现在与它发生直接军事对抗,已没有取胜的把握。 说起中国军力,哈奇森在一次会议上就直言,这是盟国头一遭系统评估中国,她点出北京的军事扩张从过去低调转为高调,武器系统建得飞快。当时中国海军舰艇总数超700艘,水面舰只和潜艇加起来压着美国现役的近300艘;空军隐身战机歼-20已超200架,年产节奏稳在百架级别;陆军现役兵力200万出头,预备役上千万,火炮和火箭系统部署密度高得吓人。这些数字来自全球火力指数2025年的排名,美国稳坐第一,指数0.0744,中国紧随其后排第三,指数0.0788,差距小到实战里基本抹平。哈奇森的意思很明白,对付这种对手,单纯比拼枪炮已经不是明智选择,得从经济和技术上卡脖子,因为中国军力背后的支撑是制造业和供应链,全球占比近30%,军工企业有40%是民营的,生产效率高得像流水线造手机。 拿陆军来说,中国合成旅数量是美国的两倍,装备北斗导航,跨区机动起来准头十足。火炮保有量近万门,PHL-03型火箭炮射程40公里,精度在实战中经得起考验。相比美国,陆军虽有技术优势,但兵源补充慢,从全球基地调人得花时间,中国本土动员起来像开了闸的洪水。海军这边更明显,2025年全球火力数据,中国舰艇总数730艘,美国296艘,三艘航母里福建舰用电磁弹射,技术追平福特级,成本却低一半。2025年6月的双航母演练,辽宁舰一天起降90架次,逼近尼米兹级的标准,西太海域两艘航母东西对进,美军正好尼米兹号调走,只剩华盛顿号单枪匹马,这场面搁谁看都得掂量。空军歼-20超250架,J-35舰载机首飞,续航2000公里不加油,直奔航母杀手定位。兰德公司2023年的西太冲突推演,美军胜算不到一半,东风-21D和鹰击-21从1500公里外精准点穴,后勤线拉长补给跟不上,中国岸基导弹库存不明,够用就行。 导弹和核部分是最棘手的,哈奇森在2020年简报中特别点名,东风-41洲际导弹精度误差不到100米,机动部署让对手摸不着,东风-27高超音速弹射程5000-8000公里,10马赫速度,美国宙斯盾系统拦不住。美方AGM-183A试射七次失败五次,直接砍项目,现在高超音速武器还没现役。核弹头中国虽少于美国,但二次打击能力稳,东风系列覆盖全球。北约2023年报告承认,中国海军、 cyber和太空能力全球投射,ICBM让欧洲也得警醒。2024年美国国防部《中国军力报告》直说,人民解放军从近海防御转向远洋,概念上强调信息主导,实战中AI和大数据整合快。哈奇森卸任后2025年3月在达拉斯晨报上写,北约评估中国是最头疼的安全风险,证据摆在那儿,从知识产权到军事建构,全链条影响盟国安全。 为什么哈奇森反复说别急着打?因为账算不过来。美国国防预算2025年8860亿美元,中国3140亿,但中国性价比高,F-35项目超支20%,歼-20成本低还批量推。制造业美国16%,生产线老化,弹药供应链一打仗就卡壳,中国占全球29%,民营军工转产快。兰德推演里,美军西太输多赢少,不是兵力问题,是后勤和持久战扛不住。北约2025年峰会虽没直指中国,但盟国共识是,经济依赖是双刃剑,得用关税和技术管制挤压,而不是正面刚。哈奇森2024年采访中明说,崩中国经济是最佳杠杆,这话接地气,意思是打仗赔本赚吆喝,贸易战、科技封锁才见效。

0 阅读:0
恰似江楼月

恰似江楼月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