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云]美国企业家黄仁勋突然宣布了他对华高端AI芯片销售的态度 字节跳动机房里

洞察观史 2025-11-01 14:53:10

[浮云]美国企业家黄仁勋突然宣布了他对华高端AI芯片销售的态度 字节跳动机房里,数千颗国产芯片正昼夜不停地支撑着大模型训练;阿里云的智算集群中,国产芯片的算力调度效率比去年提升了 40%。 就在国产 AI 芯片在各行业加速落地时,英伟达 CEO 黄仁勋在 APEC 工商领导人峰会上的一番话,让全球科技圈重新聚焦这场芯片之争。 他当着全球企业家的面直言,中国市场的重要性无可替代,美国对华高端 AI 芯片的管制,最终只会让美国企业错失发展机遇。 这可不是黄仁勋第一次为对华售芯发声,但这次的表态格外迫切。黄仁勋在内部会议中透露,公司在中国高端 AI 芯片市场的份额从巅峰时的 95% 直接归零,而中国区曾贡献了英伟达每年近五分之一的营收,相当于凭空少了上百亿美元的收入来源。 更让英伟达头疼的是,失去中国市场的反馈后,其新一代芯片的研发迭代速度明显放缓,原本计划领先行业的技术优势正在被逐渐缩小。 谁也没想到,美国的管制政策竟成了国产芯片的 “成长加速器”。华为昇腾 910B 芯片在 2025 年上半年的出货量同比增长 300%,不仅拿下了国内 28% 的 AI 芯片市场份额,还成功打入智能驾驶领域,小鹏、理想等车企的新一代自动驾驶系统都搭载了这款芯片。 在医疗 AI 领域,昇腾芯片支撑的辅助诊断系统能在 3 秒内完成肺部 CT 的病灶分析,准确率达到 96%,已经在全国 200 多家医院投入使用。 寒武纪的逆袭更是让人惊喜。这家曾被质疑 “叫好不叫座” 的企业,2025 年前三季度交出了营收同比暴涨 1332.5%、盈利 16.05 亿元的成绩单。 旗下思元 590 芯片凭借出色的能效比,成为了互联网大厂的抢手货,百度文心一言、阿里通义千问等主流国产大模型都完成了与思元系列芯片的深度适配。 更关键的是,寒武纪还联合产业链伙伴推出了 “芯片 + 框架 + 应用” 的全栈解决方案,打破了英伟达在 AI 生态领域的垄断。 IDC 发布的 2024 年中国 AI 芯片市场报告显示,国产芯片的市场占比已经从两年前的不足 10% 飙升至 30%,预计 2025 年将进一步突破 42%。 除了华为和寒武纪,壁仞科技、沐曦集成电路等新锐企业也在快速崛起,壁仞科技的 BR100 芯片在算力密度上已经追平英伟达 A100,沐曦的 MX1 芯片则在边缘计算场景中占据了先发优势。这些企业的集体爆发,让中国 AI 芯片产业形成了多点开花的格局。 黄仁勋显然看清了局势的变化。AI 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市场和研发的双向驱动,没有中国市场的营收支撑,英伟达很难持续投入巨额资金进行技术研发; 而中国已经构建起完整的 AI 芯片产业链,从芯片设计、制造到封装测试,再到软件生态适配,都形成了自主可控的能力。 华为的超节点技术能将数千颗芯片组成算力集群,性能堪比英伟达的 DGX 超级计算机,而成本却降低了 30%,这种架构创新正在弥补国产芯片在单卡性能上的差距。 国产芯片用短短几年时间实现了从跟跑到并跑、部分领域领跑的跨越,靠的是企业持续的研发投入,是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基金的精准扶持,更是市场需求的强大拉动。 中国市场始终保持开放姿态,欢迎包括英伟达在内的全球科技企业参与竞争,但这种竞争必须建立在公平公正的基础上。 未来,中国 AI 产业将继续沿着自主可控的道路稳步前行,国产芯片也将在全球舞台上展现更强的竞争力,为全球科技进步贡献中国力量。 (主要信源:京报网—— 黄仁勋称美国AI芯片需要向中国出口,外交部回应)

0 阅读:1
洞察观史

洞察观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