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否认的两个现实,一个是就是新加坡总理黄循财所说的,东南亚最大的投资国是美国不

风林事儿说 2025-10-31 17:56:21

不可否认的两个现实,一个是就是新加坡总理黄循财所说的,东南亚最大的投资国是美国不是中国。第二个现实就是,不管我们对东盟国家再友好,东盟国家大多都还是站队美国的。 论实打实的投资分量,美国至今仍牢牢占着头把交椅,黄循财作为新加坡总理,天天和东南亚各国的经济数据打交道,他的判断不会是空穴来风。 中国确实是东盟最大的贸易伙伴,2024年双方贸易额都快摸到万亿美金了,但贸易和投资是两码事。 美国在东南亚的外商直接投资(FDI)常年领跑,这些钱不是简单的商品买卖,而是扎进当地产业链骨子里的布局。就像2025年10月特朗普访问东盟时,马来西亚一下就敲定了未来10年对美700亿美元的投资承诺,还答应不限制关键矿产对美出口,这种深度绑定可不是中国的基建项目能立马比的。 美国资本更偏爱往高科技制造、金融服务这些能掌控产业链上游的领域去砸钱,比如在泰国的半导体封装测试厂、越南的高端电子元件车间,背后都有美国资本的影子,这些投资能直接带动当地的技术升级和就业,让东盟国家尝到实实在在的甜头。 反观中国对东南亚的投资,虽然规模不小,但大多集中在基础设施、低端制造业,虽然能帮着修路建桥,却很难像美国投资那样形成“技术依赖”,这也是美国能稳坐最大投资国的关键原因。 再看所谓的“站队”,东盟国家嘴里喊着“不选边”,行动上却把天平偏向了美国。 很多人其实心里都清楚,东南亚的国家都希望与美国保持良好关系,这话也不是客套。 最明显的就是军事和安全领域,2025年10月,美国刚拉着菲律宾、加拿大在南海搞完“同舟共济”军演,6艘军舰带着军机在巴拉湾省附近演练反潜、防空,明摆着针对中国,菲律宾就敢紧接着在铁线礁发起挑衅,说白了就是有美国的《美菲共同防御条约》当靠山。 就连和中国搞联合军演的马来西亚,转头也和美国签了贸易协议,答应削减美国汽车、农产品的进口关税,还争取到了1711个关税项目的豁免,这种“两边讨好但侧重美国”的操作在东盟里很普遍。 泰国、越南也没例外,借着特朗普访东盟的机会,和美国敲定了关键矿产合作,还承诺采购波音飞机和美国农产品,用经济妥协换美国的市场准入和安全承诺。 这些国家心里门儿清,美国在东南亚经营了几十年,军事基地、同盟体系早就铺开了,真遇到安全问题,中国的“友好”远不如美国的航母和条约管用。 东盟国家的这种选择,本质上是“利益算计”压倒了“友好姿态”。美国手里的筹码太实在:一方面是投资和市场的诱惑,美国给的关税豁免、技术转移,直接关系到东盟国家的出口命脉,比如马来西亚对美出口的12%都靠这些豁免活着。 另一方面是安全上的“保护伞”,美国常年在东南亚搞军演、卖武器,菲律宾这几年光是从美国买的军火就翻了三倍,这种“花钱买安全”的模式已经成了不少东盟国家的惯性。 中国虽然对东盟够友好,又是免关税又是搞RCEP,但在安全承诺上始终保持克制,更不会像美国那样直接提供军事庇护,这就让东盟国家在面对中美博弈时,会向能提供“硬保障”的美国倾斜。 就像印尼总统佐科嘴上呼吁“包容合作”,但印尼的国防工业合作清单里,美国的F-16战机、反潜直升机还是排在最前面,这种实际行动比任何“友好声明”都更能说明问题。 黄循财反复强调这些现实,其实是想点明一个道理,东南亚国家从来不是看谁“更友好”就跟谁走,而是看谁能给的“实际利益”更多、“安全保障”更硬。 美国靠着多年积累的投资优势和军事存在,把东盟的利益和自己绑在了一起,而中国的友好更多停留在贸易和基建层面,没能触及最核心的利益绑定点。 所以东盟国家不是真的彻底“忘恩负义”,而是在大国博弈里,利益永远比姿态更管用,这就是黄循财捅破的、最真实的东南亚格局。

0 阅读:0
风林事儿说

风林事儿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