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回中国可真要杀鸡给猴看了。中国实在忍无可忍,终于要杀鸡给猴看了,谁是这只鸡?不是美国,不是日本,不是德国丶法国丶英国丶澳大利亚和菲律宾,而是荷兰。 这事不能简单贴个 “中荷冲突” 的标签,其实是围绕全球科技关键领域的一次不对等反制,不少人好奇为啥是荷兰这个欧洲技术强国,成了中国反制的对象? 答案很简单:是荷兰先搞技术压制、踩政治红线,一步步把自己推到了风口浪尖,从2023年开始,荷兰就跟着美国的节奏走。 一开始先将浸没式光刻机划进对华出口管制范畴,今年更进一步,直接撤了阿斯麦 NXT 系列高端光刻机的出口许可证,这明摆着是要卡中国的脖子。 这还不算完,对中资控股的安世半导体,荷兰直接动手 “抢”,安世本来合法合规经营,过去五年给荷兰缴了超一亿欧元税款,研发投入还涨了五成,结果荷兰说翻脸就翻脸。 他们拿 “国家安全” 当借口,冻结中方 147 亿资产,还把安世 99% 的股权强行转给第三方托管,这哪儿是 “禁售”,根本是明着夺利。 荷兰光在技术层面打压还不罢休,政治上还踩了中国红线:去年 11 月,它的议会愣是通过涉台动议,想搞带官方性质的经贸往来,这显然触碰到中国核心利益。 面对荷兰的主动挑衅,中国反击快且准,每一招都打在荷兰的痛处,荷兰还想拿光刻机卡中国的脖子? 造光刻机少了稀土可不行,中国先把稀土出口收紧,阿斯麦就算能找到别的来源,成本也得猛涨一大截,这亏只能荷兰自己吞,它还觉得抢来安世是张好牌? 中国马上对安世在华业务搞关键元器件出口管制,这下荷兰没占到便宜,反倒把欧洲盟友的汽车产业链搅乱了,德国、法国的汽车巨头急得跳脚,警告说下个月可能面临零部件断供。 荷兰本想向美国表忠心,结果最先坑了自己的欧洲伙伴,更关键的是,中国还拿出上千亿资金,全力扶持国内芯片产业,目标很明确:今年实现 50% 的芯片自给率。 市场最诚实,阿斯麦在华销售额已经跌到 20%,股价跟着波动,盈利预期一路下滑,荷兰国内商界怨声载道。 这事的连锁反应很快显现,德国、法国这些欧洲大国看到荷兰的下场,对美国提出的封锁要求开始 “打太极”—— 谁都不想成为下一个倒霉蛋。 说到底荷兰落到这步田地,是自己战略误判在先,再加上中国反制的决心够坚定,中国通过这次精准反击,把原本被动的技术封锁,变成了一次主动的立场表明。 这等于是告诉全世界:中国再也不是以前那种被动接受规则的状态了,其他国家要是想选边站队针对中国,最好先掂量清楚,自己能不能承担得起后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