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割不割地,其实对于俄罗斯来说,已经无所谓了。眼下乌东四州的实际控制权早已落

史之春 2025-10-14 17:41:02

乌克兰割不割地,其实对于俄罗斯来说,已经无所谓了。眼下乌东四州的实际控制权早已落在俄罗斯手里,当地的行政体系、基础设施都在按俄罗斯的模式运转,甚至连货币都换成了卢布,居民也陆续拿到了俄罗斯护照。   这行政体系的变化,可不是换块牌子那么简单。现在四州办事全得按莫斯科的规矩来,官员任命、政策制定都跟乌克兰那边没关系了。就拿卢甘斯克来说,早就成立了跟俄罗斯其他地区一样的管理机构,连公章样式、文件格式都改成俄式的,当地老百姓办个身份证、申请低保,找的都是按俄联邦规矩上岗的工作人员。   乌克兰政府就算还在地图上圈着这些地方,可发出去的文件在这儿根本没人认,行政上等于断了联系。   货币换成卢布更是掐住了过日子的命脉。2022年赫尔松先开始卢布和格里夫纳一起用,没过多久就彻底不让用乌克兰货币了。现在当地菜市场买菜、交电费水费,掏格里夫纳人家根本不收,只能用卢布。   更关键的是,老人的养老金、工人的工资全是用卢布发的,每月按时到账,大概200美元左右,可比乌克兰那边拖欠70%抚恤金强多了。俄罗斯的银行也都开了过来,企业做生意结算也得走俄式流程,经济上早就跟乌克兰脱钩,跟俄罗斯绑在一起了。   居民拿俄罗斯护照这事儿更实在,到现在已经发了350万本了。这护照可不是随便给的,拿着它就能享受俄罗斯的福利,孩子上学用俄语教材,10年级就开始准备俄罗斯的高考,生病能走俄式医保。   反观乌克兰那边,2021年还通过法案把俄族人排除在原住民之外,拆俄语标识、换教材,让当地人大有被排挤的感觉。两相对比,不少人觉得拿俄护照更踏实,毕竟日子能过安稳。2024年四州还第一次参加了俄罗斯大选,投票率高达78%,这身份认同早就转过来了。   基础设施也跟着变了样。俄罗斯投了不少钱修电网、铺道路,卢甘斯克的煤矿机器又转起来了,扎波罗热核电站也一直攥在手里。2025年3月,俄还往哈尔科夫的俄控区运了120吨食品药品,老人能领到糖果,孩子有新作业本。可乌克兰控制区常断电断水,老师得走三公里找网上课。这种生活上的差距,让当地人更依赖俄罗斯的管理。   其实这事儿早有苗头,2014年起乌东就不安稳,俄罗斯从2019年就开始发护照,等于提前铺了路。2022年公投后,俄罗斯直接把四州写进宪法,法律上先定了调。现在军事上也稳,卢甘斯克全境都拿下来了,顿涅茨克在慢慢推进,乌克兰几次反攻都没成气候。   这么一看就清楚了:行政上归俄管,经济上用卢布,人也成了俄公民,基础设施也按俄的来。这四州早就成了俄罗斯实际管着的地方,乌克兰割不割地,只是给不给个法律名分。可实际好处俄罗斯都已经拿到了,自然就无所谓了。

0 阅读:1
史之春

史之春

感谢大家的关注